-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南省普高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测评 (六)语文
试题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号: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纵观中国语言学发展史,可以发现它大致经历了三大阶段:传统语言学阶段、西化
阶段、主体自觉阶段。
传统语言学阶段一般也称语文学阶段。学者们在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以及方言
学等 “小学”方面的研究博大精深,《尔雅》《说文》《康熙字典》等泽被后世。公元前
三世纪,荀子论述名实之辨,二世纪,许慎 《说文解字》达到了那个时代世界范围文字
研究的巅峰;六世纪,颜之推创校勘学蹊径;十四世纪,周德清提出正语理念;十七世
纪,陈第提出了“字有更革,音有转移”的语言变化观;十九世纪,王念孙总结出训诂
方法。历代学者爬梳剔抉、深研精微,经两千余年沉淀,中国传统语言学在清朝达到了
最高峰,建构起了世界语言学的中国体系。但这个体系在气势恢宏、累积层叠的同时也
有弊端,比如研究皆为解经释典,或为取仕服务,而非纯粹的语言学研究等。
西化阶段,一般说来,以1898年 《马氏文通》的出版为标志,这个时期不只是语
言学在西化,整个中国的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概莫能外。从语文学到语言学,一字之差
但跃进千里,中国语言学开始融入世界体系,由此开启了学科高速发展之路;但与此同
时,中国语言学也在西方中心论和西方理论的笼罩下失去了自信和自我,失去了学术的
话语权和创新权。所以,对于西学东渐,需要有辩证统一的 “两个自觉”:一方面要自
觉认识到其历史的进步意义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另一方面也要自觉认识到西方中心论和
用西方理论来解释中国现象而带来的失声、失衡与失心。而这些问题,就成了主体自觉
阶段的历史任务。
主体自觉阶段,中国语言学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逐渐开始反思套用西方理论的正
当性和必要性,这种反思,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整体实力提升带来的学术自信,另一方面
是因为在语言结构和语言使用两个层面的研究中遇到了难以解决的困难。就第二个方面
来说,比如汉语的话题突显性、词类包含性、句式流水性等一系列情形就与西方以主语
和谓语,名词和动词等的对立性为基础的情形不同,由此就决定了基于中文的神经语言
学、心理语言学以及中文作为二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有必要建构自身的体系。社会和学
术的时代发展,亟须中国学者走出西方中心主义的泥潭,回到中国语言和中国国情来实
事求是地分析和阐释。这也就是 “四个自信” “三大体系建设”等理念兴起的根本缘由。
试卷第1页,共 12页
意识有了,实践在做了,但是也要充分认识到 “破”易 “立”难的规律,要充分认识到
这会是一个长期的、需要巨大耐心和恒心的过程。
无疑,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中国语言学未来发展的时代背景。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
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又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就中国语言学来说,就是既要研究
人类语言结构和语言使用以及方法论的共同特征,也要探究中国语言结构和语言使用的
特殊方面,是中西体系的融合汇通、世界眼光与中国情怀的激荡创新。
从学术和学科的视角,语言学研究有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三大分支,它
们构成了一个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连续流。通常来说,自然科学的结论往往具有一
定的普适性,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论则具有更多的特殊性。前者如对大脑语言神经
系统、语言的实验描写等的研究,很难说有地域性特征;后者如对语言与文学的关系、
语言政治等的考察,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中国语言学,从自
然科学的角度,就是要把握前沿,探索人类语言在结构、功能和使用方面的一些普遍规
律;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视角,就是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中国语情的一些特性规
律。
(摘编自王春辉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语言学的发展》)
1.根据文章第二段对传语言学学阶段的论述,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十九世纪以前的传统语言学以 小学 方面的研究为核心,多数内容都是解经释典。
A “ ”
B.清朝的语言学巨著 《康熙字典》泽被后世,标志着中国传统语言学达到了最高峰。
C.许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届五省(云南、安徽、山西、吉林、黑龙江)高考物理押题练习卷(含答案解析).docx
- 2023年安徽省池州市名校中考调研(一)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2023年江苏省镇江实验学校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2023年广西南宁市经开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2023年贵州省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2023年甘肃省武威市武威八中、十三中、十九中联考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2023年山西省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信息卷)(含答案解析).docx
- 2023年3月江苏省无锡外国语学校中考调研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pdf
- 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3月教学质量测评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pdf
- 湖北省黄冈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 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素质教育期中目标检测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 湖北省武汉市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模拟训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pdf
-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三5月压轴卷(一)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pdf
- 湖南省部分名校天壹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5月冲刺压轴大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