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二则》PPT课件(完整版).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品格素养;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他的讲话稿收在《毛泽东选集》里,他的诗词收在《毛泽东诗词集》里,他撰写的新闻收在《毛泽东新闻作品集》里。;两则消息均选自《毛泽东新闻作品集》,分别刊载于1949 年4 月22 日、24 日《人民日报》。 1948 年秋天,人民解放军连续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给国民党军队以致命的打击。为了获得喘息的机会,国民政府玩弄“和平”阴谋。1949年4 月15 日,国共双方谈判,我方限国民政府4 月20 日前表态。4 月20 日,国民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谈判破裂。4 月21 日凌晨,人民解放军执行最高统帅的进军令,发动了渡江战役,国民党军队惨淡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一触即溃。4 月22 日,毛泽东撰写了这两则消息。;;预习资料速查;预习资料速查;必考字词梳理;必考字词梳理;;;词;词;;课文初读感知;课文初读感知;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初读感知;课文整体感知;一课一法;一课一法;一课一法;一课一法;板书设计;导语;;;课文细读品味;课文细读品味;1.[难点]这则消息报道的是一场大战,虽只用了不到二百字,效果却很好,请简要分析。;2.本文的结语部分说“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消息的主体部分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英雄式的战斗”?;1.运用四字短语,简洁有力。 文章用了一系列的四字短语,如“军无斗志”“纷纷溃退”等,写出了敌军不堪一击的狼狈之像,又如“万船齐放”“直取对岸”等,写出了我军横渡长江、奋勇向前的豪气,体现了我军攻势之迅猛、凌厉。四字短语音节短促,生动而有气势。;2.短小精悍,言简意赅。 这则消息所反映的是人民解放军胜利南渡长江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一战役声势浩大,但作者只用了不到二百字,就对这次战役做了简洁又不失完整的报道。;;课文细读品味;课文细读品味;[重难点] 主体部分为什么按“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顺序叙述?;1.详略得当。 主体部分略写了中、西两路军,而详写了东路军。这样写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更加表现出我军锐不可当的气势和英勇善战的精神。;2.叙议结合。 这篇新闻在报道西路军进展情况后,插入一段简要的议论,指出我军取得胜利的原因。这种议论既交代了我军取胜,敌军失败的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由此使读者进一步了解了整个国民党反动政权必然覆灭的命运,从而深化了报道的主题。;原文: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①。师之所 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②。善有果③而 已,不敢以取强④。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⑤则老,是谓不道⑥,不道早已⑦。 ——《道德经》;译文:用道来辅佐君主者,不恃武力逞强于天下。恃武逞强这样的事经常遭到报应。征战之地,荆棘丛生。大战之后,一定会出现大灾荒年。善用兵者,只求达到目的就算了,并不以兵力强大而逞强好斗。达到了目的不要自高自大,达到了目的不要夸耀,达到了目的不要骄傲,追求这目的是迫不得已,达到了目的不要逞强。事物强盛过头则将衰朽,这叫作不合乎道,不合乎道者会很快消亡。;【注释】①还:还报,报应。②凶年:荒年。③果:达到目的。④取强:逞强。⑤物壮:事物强盛。⑥不道:不合乎道。⑦早已:早死。;“金陵”名称的来历 “金陵”是南京最雅致的别称,一直沿用至今,一般认为是因南京钟山在春秋战国时期称金陵山而得名。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灭越后,就在今清凉山上修筑了一座城邑。因为那时钟山叫作金陵山,它的余脉小山都还没有自己的名字,楚邑建在清凉山上,而清凉山当时是金陵山的一部分,所以把此城命名为“金陵邑”。唐代的《建康实录》明确记有楚威王是“因山立号,置金陵邑也”,即用山名作为邑名。;课文拓展积累;“金陵”名称的来历还有另外一说,即“埋金之说”。相传金陵的名称是因秦始皇在今城北龙湾金陵岗埋金以镇王气而得。《景定建康志》记载:“父老言秦( 始皇) 厌东南王气,铸金人埋于此。”并说在秦始皇埋金的金陵岗曾立一碑,上刻:“不在山前,不在山后,不在山南,不在山北,有人获得,富了一国。”又传说秦始皇并没有真的埋金,而是诡称在山中埋金,这样,让寻金的人在山的前后南北“遍山而凿之,金未有获,而山之气泄矣”。这是秦始皇驱人凿断山脉破坏王气的计谋。不过,“埋金之说”有明显的传说和迷信色彩,并不可信。;;;;;;;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品格素养;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

文档评论(0)

159****82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