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模考作文“聪明与智慧”等6题指导+范文-高考作文实用素材选粹(高考语文总复习).docxVIP

(14)模考作文“聪明与智慧”等6题指导+范文-高考作文实用素材选粹(高考语文总复习).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4)模考作文“聪明与指挥”等6题指导+范文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不是每一种观点都可以叫洞见,不是每一种聪明都可以叫智慧。聪明是一种能力,智慧是一种格局。聪明人看眼前,智者看长远;聪明人看局部,智者看整体……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请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看法。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题目解读】 材料共三句话。第一句话是材料的核心观点,两个否定句“不是每一种……”,隐含着这样一种肯定判断:观点可以是一种洞见,聪明可以是一种智慧,但并不一概如此。从整体上看,这句话实际是讲思维方法,即要全面地看问题,不可只顾一点不及其余。从局部上看,说的是观点和洞见的关系,聪明和智慧的关系。第二、第三两句话是从“聪明”的角度对基本观点的进一步阐述,着重阐述“聪明”和“智慧”的区别,即能力与格局、眼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区别。写作本体,可以从整体上立意,阐述正确的思维方法,也可以抓住每一句话,就其中一组对立关系进行立意,如“观点”和“洞见”,“聪明”和“智慧”,“能力”和“格局”,“眼前”和“长远”,“局部”和“整体”。 写作时,要特别注意两个“不是”,突出了材料的批判性,也强调了写作的现实性。考生必须联系现实进行立意,而不要脱离实际,进行抽象的概念辨析。 【立意引导】1.学会辩证法,拒绝片面化;2.理性发声,文明上网,拒绝盲从;3.要有大智慧,拒绝小聪明;4.短视鼠目寸光,远见成就辉煌;5.要有整体观念,拒绝盲人摸象。 【素材链接】 理论素材: 单是《红楼梦》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狄更斯 没有情感的理智,是无光彩的金块,而无理智的情感,是无鞍镫的野马。——郁达夫 你的心灵常常是战场。在这个战场上,你的理性与判断和你的热情与嗜欲开战。——纪伯伦 事实素材: 启功不姓爱新觉罗 启功先生是清朝皇室后裔,雍正帝九世孙,全名为爱新觉罗·启功,但他在所有的书画、著作、文章和书信中,从未用过“爱新觉罗”。他诙谐地说:“本人姓启名功字元白,不吃祖宗饭,不当八旗子弟,靠自己的本领谋生。” 有人给启功写信,上书“爱新觉罗·启功收”,启功开始只是一笑,不以为意。后来这种写法的信件越来越多,启功索性标明“查无此人,请退回”。启功还特意在《中华读书报》上写文昭告天下:“我叫启功,字元白,也作元伯,是满洲族人,简称满族人,属正蓝旗。我既然叫启功,当然就是姓启名功。” ——仰仗祖辈余荫固然可发辉煌一时,可是只有自己能发光的天体才是耀眼的星;“放下”皇室后裔的“荣耀”,也就“放下”了虚荣,选择了坚实。 【佳作展台】 当心聪明反被聪明误 有一位女士无证驾驶,又撞伤了人,自知违法,怕影响就业,于是让老父亲顶包,最终还是被交警查明了真相,结果受到无证驾驶、肇事逃逸双重处罚。事后,她感叹地说:“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聪明绝对是一个褒义词,谁不希望自己聪明?耳聪目明,头脑灵活总是令人喜欢并向往的。人们常常夸赞亲朋邻居家的小孩,如何如何的聪明,长大一定如何如何出息。虽然父母会谦虚一番,但其喜形于色的表情,却是藏不住的。但是,对另外一些聪明人,也常常深恶而痛绝之。比如,以美色诱惑商纣王的苏妲己,人们莫不痛恨;构陷抗金名将岳飞的秦桧夫妇,在岳武穆前已经跪了一千年。 人们何以对“聪明”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原因在于聪明只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一种境界,当聪明与真善美结缘,聪明就能造福社会,当聪明与假恶丑联手,聪明就是罪恶的帮凶。人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而不愚蠢,就是希望孩子具有一种能力,但这种能力也是一把双刃剑。科学家是聪明的,他们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服务社会,推动文明的发展;落马贪官也是聪明的,他们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谋私肥己,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 无论是逃逸的女司机,还是犯法的贪官,他们并不缺少聪明才智,结果却像《红楼梦》里的王熙凤一样,“聪明反被聪明误”,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就在于他们仅仅满足于自己“聪明”,而没有将“聪明”提升到智慧的层面上。聪明人看眼前,智者看长远;聪明人看局部,智者看整体;聪明人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而智者明白自己不能做什么;聪明人知道什么时候该出手,而智者知道什么时候该放手。人们常常指责一些人为“小聪明”,小聪明者,缺少人生智慧是也。不在人生智慧上下功夫,自信小聪明,难免会被聪明误。 郑板桥说:“聪明难,糊涂更难。”其实,郑氏的“糊涂”是需要智慧的“糊涂”,所谓“难得糊涂”,翻译过来就是“难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1****89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于提供各种优质的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