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19.060N71JB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T 9397—2002拉压疲劳试验机技术条件Specifications for tension-compressionfatigue testing machines2002-07-16 发布2002-12-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
JB/T 9397-—2002目前言11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技术要求3.1工作条件3.2静态力示值误差.3.3动态力示值波动度3.4上、下夹头同轴度3.5幅频特性3.6动态力波形3.7试样夹头3.8计数器3.9超试验力性能。3.10安全保护装置3.11耐运输颠簸性能3.12其他部件..3.13其他要求试验方法4.1试验条件4.2检验用仪器、工具和量具4.3静态力示值误差的测定,4.4动态力示值波动度的测定4.5上下夹头同轴度的测定4.6蝠频特性的检验4.7动态力波形的检验,4.8夹头的检验4.9计数器的检验,4.10超试验力性能的检验。4.11安全保护装置的检验,4.12耐运输颠簸性能的检验4.13其他各部件的检验.4.14其他要求的检验5检验规则.5.1‘出厂检验5.2型式检验.5.3判定规则.6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JB/T 9397—2002言本标准是对ZB Y022一1981《拉压疲劳试验机技术条件》的修订。本标准非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1099:1975《金属轴向加荷疲劳试验》,满足该国际标准对拉压疲劳试验机的要求。修订时,对原标准作了编辑性修改。本标准与ZBY022—一1981在以下主要技术内容上有所改变:重新编写了第1章“范围”,增加了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将非法定计量单位改为法定计量单位;按照JB/T7406.1一1994《试验机术语材料试验机》的定义,对有关术语进行了修改;-引用了基础标准GB/T2611-1992;一对“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一章重新进行了编写,引用了基础标准JB/T6147一1992:考虑到行业的特点,本标准对“检验规则”作了较大的改动。原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ZBY022--1981同时废止。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长春试验机研究所。本标准于1981年12月以专业标编号ZBY022—1981首次发布。
JB/T 9397--2002拉压疲劳试验机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拉压疲劳试验机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最大动态力为土1000KN,频率不超过400Hz,金属试验用的电子测量、力控制式拉压疲劳试验机(以下简称试验机)。本标准亦适用于应用在特殊条件(如高低温、腐蚀性介质)和带有附属装置(如程序控制装置)的试验机,但本标准对这些特殊条件和附属装置不予规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推的引用而成为本标推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2611—1992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JB/T6147--1992试验机包装、包装标志、储运技术要求3技术要求3.1工作条件试验机应能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a)环境温度为10℃~35℃:b)空气相对湿度不超过85%;c)在稳固的基础上铅垂或水平安装;d)电源电压的波动范围在其额定值的土10%以内;e)无振动和远离噪声源。3.2静态力示值误差试验机静态力示值误差的最大允许值应为每档满量程的±0.2%或示值的士1%,取其较大者。3.3动态力示值波动度3.3.1动态力范围不超过土100kN的试验机,其平均动态力示值波动度应在每档试验力满量程的±1%以内;动态力范围超过土100kN的试验机,其平均动态力示值波动度应在每档满量程的土2%以内。3.3.2试验机动态力幅波动度应在每档满量程的土2%以内。3.4 上、下夹头同轴度3.4.1试验机上、下夹头间距不超过200mm时,上、下夹头同轴度不应超过0.2 mm。3.4.2试验机上、下夹头间距超过200mm至夹头最大间距时,上、下夹头同轴度不应超过夹头间距的0.1%。3.5幅频特性试验机应在其给定的幅频特性范围内正常工作。3.6动态力波形试验机工作时,其动态力波形不应有明显的畸变。3.7试样夹头试验机的试样夹头应满足:a)在试验过程中,夹持试样可靠;b)施加试验力后,与试样接触的部位无损伤;
JB/T 9397—2002c)夹块、压帽和顶块等易损件能互换。3.8计数器试验机的计数器容量不低于9×10°次。在试验过程中计数器的工作应连续、可靠;试样破断后应立即停止计数,并保留其所计次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JC_T 581-2017固定式水泥包装机.pdf
- DLT 745-2001复用型单边带电力线载波机远动信号接口.pdf
- JRT 0055.4-2009银行卡联网联合技术规范 第4部分:数据安全传输控制.pdf
- JG 5085-1996钢筋切断机.pdf
- GA 310-2001警鞋 女皮鞋.pdf
- JB_T 9397-2013拉压疲劳试验机 技术条件.pdf
- DB37_T 1616-2010山东省高速公路命名和编号规则.pdf
- JBT 10182-2000母线差动保护屏.pdf
- JBT 10276-2001数控机床交流伺服驱动单元通用技术条件.pdf
- NB_T 20120-2012核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规定.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