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7.080.10B 31NY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 5255—2004无公害食品火龙果2004-01-07 发布2004-03-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NY 5255—2004前言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湛江)。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和、叶英、程雪梅、罗昭政。
NY 5255—2004无公害食品火龙果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食品鲜火龙果(Hylocereus undatus Brit Rose)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识。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食品鲜火龙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15 食品中镐的测定GB/T 5009.20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45植物性食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GB/T 5009.146植物性食品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GB/T 5009.188 蔬菜、水果中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的测定GB 7718食品标签通用标准GB/T 8855新鲜水果和蔬菜的取样方法3 要求3.1 感官果皮光滑、着色均匀、有光泽、无机械伤、无腐烂、无异味、无病虫害。3.2安全指标安全指标应符合表1规定。表1无公害食品火龙果安全指标单位为毫克每干克1序号项目指标1铅(以Pb计)≤0.22镉(以 Cd计)≤0.03≤0.2敌敌畏(dichlorvos)34敌百虫(trichlorphon)0.150.2氯氟氰菊酯(cyhalothrin)60.5多菌灵(carbendazim)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剧毒和高毒农药不得在水果生产中使用,其他农药参照国家有关农药残留限量标准。4试验方法4.1 感官1
NY 5255—20044.1.1将样品置于自然光下,用目测法检测果皮着色和光泽、机械伤、腐烂和病虫害等。4.1.2用鼻嗅或口尝法检测异味。4.2安全指标4.2.1铅的测定按GB/T 5009.12的规定执行。4.2.2镉的测定按GB/T5009.15的规定执行。4.2.3敌敌畏的测定按GB/T 5009.20 的规定执行。4.2.4敌百虫的测定按GB/T5009.145的规定执行。4.2.5氯氟氰菊酯的测定按GB/T 5009.146的规定执行。4.2.6多菌灵的测定按GB/T 5009.188的规定执行。5检验规则5.1 组批同一产地同品种同时采收的火龙果作为一个检验批次。5.2抽样方法按GB/T 8855 的规定执行。5.3检验分类5.3.1型式检验型式检验是对产品进行全面考核,即对本标准规定的全部要求(指标)进行检验。有下列情形之者应进行型式检验:a)申请无公害农产品标志;b)前后两次抽样检验结果差异较大;c)因人为或自然因素使生产环境发生较大变化;d)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5.3.2交收检验每批次产品交收前,生产单位都应进行交收检验,交收检验内容包括标签、标志和感官要求。卫生指标由交易双方根据合同选测,检验合格方可交收。5.4判定规则5.4.1每批受检样品抽样检验时,对感官有缺陷的样品做记录,不合格百分率按有缺陷果的质量计算。每批受检样品的平均不合格率不应超过5%。5.4.2安全指标有--项不合格,该批次产品判为不合格。6标识产品标签应符合GB7718的规定,包装箱上应有无公害农产品专用标识。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 火龙果NY 5255-—2004***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18号楼)(邮政编码:100026网址:)中国农业出版社印刷厂印刷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字数5千字印张0.5开本 880mm × 1230mm 1/162004年2月北京第1次印刷2004年2月第1版印数:1~1000 册书号:15109·249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Y 5255-200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TB_T 3379-2016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应用业务 调度通信.pdf
- SJ_T 11578-2016LED模块电光转换效率要求.pdf
- SJ_T 11634-2016电子工业用显影液中甲醇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法.pdf
- NY_T 635-2015天然草地合理载畜量的计算.pdf
- QX 16-2002DJM10型湿度检定箱.pdf
- QB 2714-2005皮革 物理和机械试验 耐折牢度的测定.pdf
- SJ_T 11553-201593%氧化铝真空电子用陶瓷.pdf
- QX_T 212-2013北方草地监测要素与方法.pdf
- SN_T 4191-2015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检验规程 甲醇.pdf
- QBT 2916-2007自由低音手风琴.pdf
- SHT 0077-1991润滑油中铁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pdf
- SNT 2517-2010进境羽毛羽绒检疫操作规程.pdf
- NYT 1154.3-2006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 杀虫剂 第3部分:熏蒸活性试验 锥形瓶法.pdf
- YBT 140-2009钢渣化学分析方法.pdf
- TBT 2689.2-1996铁路货物集装化运输 通用要求.pdf
- SH 0058-1991石油焦中硅、钒和铁含量测定法.pdf
- NY 5118-2002无公害食品 菜籽油.pdf
- NYT 1221-2006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pdf
- SL 250-2000水文情报预报规范.pdf
- YDT 1843.2-2009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高速上行分组接入(HSUPA)Uu接口物理层技术要求 第2部分:物理信道和传输信道到物理信道的映射.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