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标准产品验证控制指南SJ/T 10466.1193Guidelines for control of product verification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子产品的外购器材入厂复验、生产过程的工序检验、成品检验和试验质量的验证要求。本标准所描述的内容是对GB/T 1900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一指南》相应要素的展开。本标准适用于电子产品质量的验证管理。2引用标准GB/T 6583---ISO 8402质量术语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求一.指南GB/T19004-—ISO90043术语本标准采用GB/T6583-ISO8402中的术语和下列定义。3.1工序控制process control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使工序中影响产品质量的人员、设备、器材、方法和环境等主导因素处于受控状态。3.2功能特性functional performance产品定量的性能,使用或后勤保证参数及相应的容差。一般指产品的技术参数和可靠性、稳定性、可维修性、电磁兼容性、安全性、经济性等。3.3机械工程能力指数(Mep)mechanicalengineeringcapacityindex设备、仪器、仪表和、卡、模、量具、标准样板等工艺装备的正确度满足被加工件(或被测量件)质量特性的能力。3.4工程能力指数(C。)engineering capacity index生产工序满足被加工件质量特性的能力3.5产品参数的不良品率(Pr)probability non-conforming of product-parameters产品某参数超过规定公差限时,所产生的不合格品的概率3.6工序产品的不良品率(P,)probabilitynon-conformingofprocessproduct-parameters工序产品部分参数超过规定公差限时,所产生的不合格品的概率。3.7合格品的不良品率(P)probabilitynon-conformingofqualificdproduct-parameters合格成品在试验或使用过程中,当环境的变化,参数发生漂移,部分参数超出规定公差限1994-06-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1993-12-17批准
SJ/T 10466.11-93时,所产生的不合格品的概率。3.8缺陷水平(Pa)defectiverats单位产品观感特性加权的缺陷数,常用百分数(%)来表示。4外购器材4.1外购器材的验证根据合同或协议及供方提供的证据,需方质量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对外购器材能否符合要求进行验证。对外购器材的验证可选用免检、抽检、全检和筛选等方法。4.2外购器材入产复验的质量控制4.2.1凡设计、工艺、检验文件规定的主要外购器材,都应按复验规范的内容进行复验。经复验合格的器材方推入库和用于生产。4.2.2复验规范内容可包括:复验项自、技术要求、检验及试验方法和验收标准等。4.2.3复验程序4.2.3.1外购器材入厂后,在规定时间内,外购器材的受理部门应通知检验部门按规定进行抽样检验,写出复验报告,并按规定分发有关部门。4.2.3.2外购器材的受理部门,在收到复验报告后,办理入库手续,并在器材上标明相应的标记。4.2.3.3检验人员应做好复验的原始记录,并妥善保管,确保外购器材质量的可追溯性。5工序检验5.1检验点的设置在生产流程中,对形成产品的重要参数及关键参数的工位或工序接口处应设立检验点。根据检验点产品的重要参数和关键参数的个数及参数CPKR值的大小,检验的复杂程度、检验的工作量和对观感特性的检验要求,配备检验人员。5.2检验方法为了及时发现工序中出现的异常现象,防止不合格品的产生和流入下一道工序,工序检验可采取自检、互检、固定检验站检验、首件三检、自动化检验和巡回检验等方法。5.2.1自检生产者应按工艺要求,对自已生产的产品进行检验,当发现产品不合格时,应查明原因,并报有关人员及时处理。5.2.2.互检5.2.2.1班组长或质量管理员应对生产过程实施不定期的检查。检查内容:生产者是否按工艺进行生产,所用的原材料、元器件和零部件是否符合质量要求;设备、仪器、仪表、模具、量具、标准样板、样件、工作介质和工艺技术文件是否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生产的产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等。5.2.2.2交接班生产者之间应对所交接的产品进行互相检验;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流转来的产品进行互相检验,只有确认其质量特性符合要求时,才可以将产品交接或流转。5.2.3固定检验站检验5.2.3.1专职检验员应按检验文件的要求对本工序完工的产品进行检验。当工艺条件和产品12
SJ/T10466.11—93参数均符合规定时,专职检验员才能在随工单(或流动卡)上盖章,质量情况不明的,不得入库、发放、流转和交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L 342-2006水土保持监测设施通用技术条件.pdf
- SN_T 0751-2010进出口食品中嗜水气单细胞菌检验方法.pdf
- SY_T 6125-2013气井试气、采气及动态监测工艺规程.pdf
- SN_T 3064.7-2011国境口岸蝇类、蜚蠊携带重要病原体检测方法 第7部分:副溶血型弧菌.pdf
- QCT 798-2008汽车用多层塑料燃油管.pdf
- NYT 1367-2007微型电泵质量评价技术规范.pdf
- SN_T 1580-2013椰子死亡类病毒检疫鉴定方法.pdf
- SN_T 4642-2016枇杷桔小实蝇、梨小食心虫检疫处理技术标准.pdf
- TB_T 3533-2018轨道电路读取器(TCR).pdf
- NY_T 3016-2016玉米收获机 安全操作规程.pdf
- 2025年上海市环保型涂料用硅微粉性能优化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LED封装企业2025年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策略报告.docx
- 年产3900万条神经肌肉传递监测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白糖产业数字化转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VR设备在农业种植虚拟实训中的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医药商业医药商业企业药品注册与审批流程优化与挑战报告.docx
- 飞机发动机灭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新能源储能系统电缆桥架防火、防水、防雷性能评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年产115万吨硫酸装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电子元器件消磁处理设备市场格局分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