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YST 463-2003铜及铜合金板带箔材产品缺陷.pdf

YST 463-2003铜及铜合金板带箔材产品缺陷.pdf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H 62YS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T 463--2003铜及铜合金板带箔材产品缺陷Defects of plate,strip and foil productsof copper and copper alloy2003-12-29 发布2004-05-01实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YS/T 463—2003前言为规范、统一我国铜及合金板带箔材产品的缺陷名称,以利于国内外技术交流,处理工序之间和经贸过程中产生的质量异议,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归口。本标准由洛阳铜加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起草。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上海有色金属集团公司、上海金泰铜业有限公司参加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路俊攀、梅恒星、杨丽娟、刘国胜、张智强、张敬华、王庭芳、陈江桥、邵胜忠。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YS/T 463—20032.8.3典型图片(图 26—图 27)图 26 H681/3 ×图 27 T21/2 ×分层分层2.9粘结、撕裂2.9.1定义及特征带卷退火后,开卷时层与层之间出现粘连称为粘结。开卷后,表面呈点状、片状或条状伤痕称为撕裂。2.9.2产生原因①带卷卷取过紧,卷取张力过大或者退火后急冷引起层与层粘贴太紧。②中间退火温度高,时间长,层与层之间金属扩散成一体。③带材表面有低熔点物质或粘性污物。2.9.3典型图片(图 28—图 29)图29‘T2 1/5 x图 28 T21/2 ×粘结撕裂点局部粘结后撕裂的带卷2. 10 压折、压漏2.10.1定义及特征薄带材轧制后,表面形成局部折叠或折痕现象称为压折。压折一般沿加工方向分布,呈鱼鳞状,燕尾状。薄带材轧制后,形成沿加工方向分布的针眼状、半月圆状、不规则三角状的穿透性缺陷称为压漏。2.10.2产生原因①坏料有裂纹、夹杂等缺陷。②轧件厚度延伸不均匀,有严重波浪。 YS/T 463—2003③辊型不正确,压下量分配不均匀,加工率过大。④轧件咬人、卷曲、张力及润滑不当。①轧辊、轧道、导板、轧件表面上有异物压人。2.10.3典型图片(图30—图35)图 31 HPb59 -- 11 x图 30 H681/2 x折叠折叠图32T22 X图 33H65折叠折痕图 34H621/2 ×2/5压漏压漏2.11机械损伤外力作用于板带箔材表面或板带箔材层与层之间的错动,引起表面呈条状、束状、凹坑状、尖锐沟槽状及其他形状的伤痕,常见的有:擦伤、划伤、碰伤和压伤。10 YS/T 463—20032.11.1擦伤定义及特征物体之间接触后相对滑动或错动而弓起板带箔材表面呈束状分布的伤痕称为擦伤,俗称擦花。产生原因①轧辊磨损有变形或有裂纹,润滑不良。②板带箔材表面、轧辊、轧道上粘附有异物。③层与层之间错动。典型图片(图 36)图 36 H651×擦伤2.11.2划伤定义及特征尖锐物体与板带箔材表面接触,产生相对滑动而引起条状或沟槽状伤痕称为划伤。产生原因①轧辊掉块,出现棱角,轧道道板等接触部位上有棱角或粘有硬物。②润滑剂或乳液中有硬颗粒异物。③板带箔材层与层之间夹有硬物。典型图片(图37)图 37 T21x划伤 YS/T 463—20032.11.3碰伤、压伤定义及特征物体碰撞板带箔材表面而引起的碰伤。硬物压在板带箔材表面引起压伤。产生原因①装料、剪切、运输过程中碰撞、压靠。②外来硬物碰撞、压靠。典型图片(图 38)图 38 H65碰伤2.12辊印2.12.1定义及特征板带箔材轧制后,表面呈现点状、条状、波纹状周期性凹陷或凸起称为辊印。辊印一般横向或斜向分布,有些呈龟背纹路,有手感2.12.2产生原因①轧辊表面粗糙,磨损、腐蚀严重或有表面裂纹。②轧辊表面硬度不均匀,局部硬度低。③轧辊表面粘附有金属屑。④磨辊出现的其他缺陷或者压靠、吊装过程中撞击碰伤。2.12.3典型图片(图39)图 39 H621 x辊印2.13起皱2.13.1定义及特征板带箔材表面不平整,呈波纹状凹陷和凸起称为起皱。12 YS/T 463--2003起皱一般与轧向一致或斜向分布,呈单条或多条隆起,手感较圆滑,面积较大。2.13.2产生原因:①轧件不平整,或单向弯曲平直度差。②张力不均勾(张力辊或张力套筒不平整)。2.13.3典型图片(图40)图 40T2X起皱2.14起皮、起刺2.14.1定义及特征板带箔材表面局部破裂翻起称为起皮。板带箔材表面出现针尖状金属细丝状翘起称为起刺。起皮或起刺一般沿轧制方向呈连续的或断续的分布,起皮部位往往有氧化皮或其他污物、夹杂等。起刺多出现于轧制品的最后工序。2.14.2起皮产生原因①铸锭有缺陷,表面不平整。②轧件表面氧化或上道工序导致表面有缺陷。③轨制过程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