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兔兔 www .xuetut
光伏发电系统中混合储能单元的控制研究
Study of the control strategy on a hybrid energy storage in photovoltaic power system 苗风东,许树玲
MIAO Feng-dong, XU Shu-ling
(安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安阳450000)
摘 要 :由于光伏等间歇性能源波动及负载突变,造成光伏发电系统中直流母线电压不稳定、并网电能 质量下降等问题,本文采用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构成系统的混合储能单元,提高了系统的可 靠性和稳定性。结合光伏发电系统的不同运行模式,从能量流和功率流的角度详细分析了蓄 电池、超级电容器混合储能单元与光伏发电单元的不同工作模态,并提出了相应的能量调度 管理及充放电控制方案。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关键词: 光伏发电系统;混合储能;蓄电池;超级电容
中图分类号: TM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134(2013)11(上)-0005-05
Doi:10.3969/J.issn.1009-0134.2013.11(上).02
0 引 言
在具有间歇性和不确定性特点的光伏发电系 统中添加储能装置,能够稳定系统的功率输出, 降低对敏感负荷及电网的冲击。铅酸蓄电池以其 能量密度高、储存能量大、储能技术成熟及成本 低等优点获得广泛应用,但其仍存在着循环寿命 短、充放电严格和动态响应速度慢等缺点。超级 电容器凭借着其功率密度大、充放电速度快、动 态响应时间短等优点,在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 得到了迅速发展,但由于其能量密度相对蓄电池 较低和成本高,难以实现大容量单一储能装置使 用。因此本文选用蓄电池与超级电容器构成光伏 发电系统的混合储能单元-。
光伏发电输出功率的波动及负载的突变,引 起的直接变化就是直流母线电压不稳定,从而影 响供电电能质量,严重时引起并网逆变器不能正 常工作甚至损坏。因此,制定合理的能量调度方 案及控制策略,合理控制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储 能单元充放电,保持系统的瞬时功率平衡,维持 直流母线电压稳定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结合系统的不同运行模式,给出了混合 储能单元及光伏单元的不同工作模态,将维持直 流母线电压恒定与系统瞬时功率平衡相结合,制 定相应的能量调度管理方案及控制策略。最后通 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控制策略的有 效性。
1 系统构成及拓扑结构
带有混合储能单元的光伏发电系统如图1所 示。光伏发电单元与储能单元通过各自的接口变 换器并联与直流母线,然后经逆变器通过静态开 关连接于配电网。光伏板通过单向Boost 变换器 将其输出电压抬升到直流母线所需要的电压,同 时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 控制? 。混合储能单元分别通过 两电平双向Buck/Boost DC/DC变换器能量的双向 流动。全桥变换器既可以工作在逆变状态,实现 能量从直流侧到交流侧的传递,也可以运行于整 流状态,为直流侧直流负载供电或者为蓄电池、 超级电容器充电。
光伏阵列
光伏阵列
蓄电池组
超级电容器组
1号单向E
静态开关
配电网
直流负赖 PVH?
PVHg
Q1
2号双向Buck/Boo 变换器
PVHg
D3
3号度层控制
PVHo
Q3
母双向Bwk/Bot 变换容
交流负款
图1 系统总体构成及拓扑结构图
以STM32 微控制器为核心的中心控制器和底 层控制器构成控制电路,采用分层控制策略,实
收稿日期:2013-06-24
基金项目:安阳市科技局项目(309099);河南省教育厅项目(309120)
作者简介: 苗风东(1976-),男,山东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光伏并网发电技术和微型电网储能技术。
第35卷 第11期 2013-11(上) 【5】
(c)学 兔 兔 www . xuetut
(c)
现系统的能量调度和优化管理。中心控制器通过 总线与底层各控制器进行通信,实现从整体上管 理和调度的作用。各底层控制器根据中心控制器 命令,输出相应控制信号,维持系统功率平衡。
2 能量调度管理及控制策略
能量调度管理的思路是从能量流和功率流角 度出发, 一方面协调光伏发电单元、负载、储能 单元与电网之间的瞬时功率平衡,保证负载功 率需求和电能质量稳定;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光伏 板的最大发电潜能,同时优化储能系统的工作状 态,提升储能系统的经济型。本文以直流母线电 压稳定和系统功率平衡为控制目标,结合系统不同 运行模式,制定合理的能量管理方案及控制策略。
2.1 并网运行模式
该模式
我的文档主要集中的行业是石油化工和安全生产,从事石油化工行业并且取得了中级注册安全工程资格。精通炼油工艺方面的工艺、安全、设备。希望通过平台共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