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元 中国画艺术特征.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君子图 轴 纸 墨笔 61.9厘米 33.3厘米 上海 博物院藏 倪瓒(1301——1374),字云林,今无锡 人。倪瓒艺术语言高度简练,艺术形式平易简约、构 图概括近于程式化;多取三段式,即近景平坡上三五 株枝叶疏落的林木,一座空荡的茅亭;中景留出大片 的空白,以示寥廓平静的水面;远景用几座平缓的山 峦与之相呼应。不见帆影,不见人迹,有如与世隔绝 的孤岛,空旷、寂静、冷清。 倪瓒的山水画,给明清花坛以巨大的影响。其平实简 约的构图,干淡笔皴擦的技巧,幽淡天真的意境,形 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后世很多画家追随的楷模。 具区林屋图 轴 纸 设色 68.7厘米 42.5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王蒙(1308——1385), 字叔明,号黄鹤山樵,浙江吴兴人,赵孟頫 的外甥。王蒙擅长水墨山水,亦长于用色。 在构图上多取五代及北宋时期的全景史布局, 重峦叠嶂,山回水复,境界幽深,景物繁密、 集中;多采用高远、深远取景法,绝少平远 法。在形象塑造上,多以细密、繁复的点线 组成形象,再渲以淡墨或淡彩,从而做到密 而不塞,实而不板,苍茫沉郁,深厚华滋的 艺术效果,用解索皴写之,使作品风貌既不 失宋人丘壑,又不失元人笔墨。 南枝春早图 立轴 绢本 墨笔 纵151.4厘米 横52.2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写梅以寓意孤芳自赏之意。 此幅墨梅老竿新枝,昂扬向上,豪放不羁,尽显梅花的 劲峭冷香、风韵傲骨。画中以“飞白法”画枝干,兼有书 法笔意,运笔风神峭拔,挺劲潇洒,自下而上,一气呵 成。此图中枝繁花茂,但繁而不乱,疏密有绪,圈花点 蕊,别出新意,显示了枝干劲俊、千花万蕊、天真烂漫、 生机昂然的艺术效果。 王冕(1187——1359),今浙江人,出生农家,幼年贫 困,白日为人牧牛,晚上长明灯下读书,终为当时有名 的诗人。他擅画墨竹、竹石。 《墨梅图》 王冕 立轴 纸本 墨设色 纵68厘米 横26厘米上海博物院藏 此图梅枝倒挂,枝条生长茂盛,伸展交错,呈四出之势。枝头缀(zhui)满花朵,或含苞欲放,或初绽花蕾,或盛开怒放,或残美点点,正侧偃仰,千姿百态。画中一改宋人画梅“疏枝浅蕊”之法而以繁花万枝,千丛万簇胜出,更显风神绰约。用笔挺劲有力。行枝连续如弯弓秋月,圈花“一笔两顿挫”,简洁畅利。笔法潇洒,繁花似锦,无妩媚纤弱之态,反显清贞孤傲的气概,显示出画家不凡的创造能力。图中自题诗五首,雄奇跌宕(dang),直撼性灵,使画品、诗品、人品融为一体。 四季平安图 李衎 立轴 绢本 墨笔 纵131.4厘米 横51.1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作者是画竹的名家,这几竿秀竹笔法清健有力, 工整而又极潇洒,尤其以墨色的浓淡来表现空间 的延伸和层次,以及雾涌风轻的情景,令人叹为 观止。写竹以寓意人的品格。 李衎(1245—— 1320),元代画家。字仲宾,号息斋道人,今北 京人。擅画墨竹,曾深入东南一带竹乡,观察各 种竹子的形色神态,画竹更工。间作勾勒青绿设 色竹,亦作古木松石。 雨竹图 立轴 纸本 设色 纵131.4厘米 横51.1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画雨竹两竿,耸立石旁,前 面一竿以浓墨写出,后一竿以淡墨写出,叶用捺法,簇 簇罗迭,错落有致。笔势厚重,墨彩丰腴,将秋风疏雨、 玉立青竿的韵味刻画得生动传神。枝叶的向背纷披、俯 仰疏密以及前后虚实的透视关系,也处理的恰到好处。 高克恭(1248——11310),元代画家。字彦敬,号房 山道人。今北京人,晚年居浙江杭州。工画山水,笔墨 苍润,气韵闲逸。亦善墨竹。 赵孟頫(1254——1322)今浙江吴兴人。字子昂,号松雪,鸥波,水晶宫道人,谥(shi)文敏。宋宗室后裔(赵匡胤十一世孙)。忽必烈为江山计,委以重任。“被誉五朝,官居一品,名满天下。”由于他书画并精,更负盛名。他提出托古改制,借古创新,书画同源的理论,对后世画坛影响很大。 窠(ke)木竹石图 赵孟頫 立轴 绢本 设色 纵99.4厘米 横48.2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画山石的枯木丛竹。用飞白笔法画石, 表现其坚硬的质感,用圆笔的笔法画枯木, 用峭峻的笔法画竹叶。充分施展了书法笔 墨在绘画中的效用,画面浓淡相宜,布局 从容,也充分反映了画家关于“书画同法” 的理论。 竹石图 立轴 纸本 墨笔 纵87.1厘米 横28.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写修竹两竿,奇石玲珑,新 竹丛生。修竹高低有致,一作浓写,一作淡写,一作 淡绘,墨色变化丰富,竹叶下笔略带藏锋,撇出

文档评论(0)

奉献教育16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心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