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图6.10.1人物故事碗 总结、明代 元代开始因为交通运输以及制瓷技术的普及。顺着瓯江在下游新建大量窑厂,这些窑厂很多都是从元代一直延续到明代。明代的龙泉窑基本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近年考古发掘的大窑枫洞岩窑址出土的器物,这类器物造型偏大,胎体厚重,釉层也厚,发色青绿。而且很多都是托底烧,底足满釉,只在碗盘底部圈足以内一圈剔釉,并用垫圈托烧。烧制工艺非常讲究。同时有些盘子的纹饰如龙纹,卷草纹等均与明初洪武时期景德镇窑的青花器物非常接近。并大量出口西方,现土耳其托普卡帕故宫所藏龙泉青瓷不部分出产于此。因此枫洞岩窑址也被称为洪武官窑。(图6.1-6.7) 七、清代(萎缩延续期) 清代青花瓷兴起,加之中国航海事业衰落,海上贸易之路变为西方殖民者海盗侵略之路,明王朝实行海禁,青瓷外销量锐减,大窑村、溪口村一带瓷窑纷纷关闭,龙泉青瓷迅速衰弱了。龙泉窑仅在龙泉县城以西孙坑有窑厂出现。称为孙坑窑。这时期的青瓷继明代以来应该是有断烧过。因为无论从胎釉配方、装饰工艺、以及烧窑技术都远远不及明代,甚至于退回到了五代北宋时期的意味。器物造型有些延续明代的造型。如兽足八卦炉。釉层单薄透亮,釉色青黄,刻花装饰也显得不那么娴熟。(图7.1-7.6) 图7.1刻花凤尾瓶 同时这种碗会在碗心印上“河滨遗范”、“金玉满堂”“昆山片玉”等印章。印同时还有少量的采用模具印坯成型的方器出现,如四方八卦炉、六方炉、八方八卦炉等。 这时期的釉质均匀透明,釉色灰青、青黄也有釉色青翠的器物出现。说明这时期的窑炉技术以及烧窑技术不断改进,窑工对于还原气氛逐渐开始摸索掌握。进入了龙泉窑的初步发展时期。(图3.1-3.10) 四、南宋(成熟-集大成-巅峰期) 南宋时期是龙泉窑的集大成的时期。这时期的窑工们可谓是百花齐放。在器物造型、成型工艺、装饰技法、胎釉配方、施釉以及装烧方式等方面均作出了重多的发展与创造。 图4.1龙虎瓶(龙泉青瓷博物馆藏) 图4.2龙虎多管瓶(龙泉青瓷博物馆藏) 图4.3龙虎瓶 铭:千声 铭:万声 蚂蝗绊(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图4.7.1灰青双鱼洗 黑胎青瓷:溪口瓦窑垟遗址 溪口瓦窑垟遗址初步发现与民国时期,据陈万里先生日记记载当时就有古董商承包整片山林挖掘数月之久,挑选装箱整车运往上海卖给德日的买家。 上世纪六十年代,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以及龙泉博物馆对遗址进行过一次初步发掘。 2009年-2010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龙泉博物馆进行了完整发掘。 图4.9.1黑胎八角碗(龙泉青瓷博物馆藏) 近年来考古新发现的小梅瓦窑路窑址出土的黑胎青瓷也不容忽视。其丰富的釉色、独特的开片方式以及器物造型也是非比寻常。(图4.15-16) 这时期的器物造型是空前的丰富,创造了一系列龙泉窑青瓷中独有的造型,如龙虎瓶、凤耳瓶、鬲式炉、双鱼洗等。特别是溪口瓦窑垟窑址出土了大量的模仿金银器造型的薄胎厚釉黑胎青瓷,如八角碗、白菜瓶、如意把杯。还有根据金银器与龙泉窑典型器相结合创造的器物,如葵口鬲式炉。溪口瓦窑垟窑址的很多器物造型甚至都没有流传下来,只能根据标本进行推测如四方菱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瓦窑垟窑址还有专门烧制文房用具的文人用瓷。如梨型砚滴。可见这一窑址针对的用户群体文人倾向明显。(图4.1-4.14) 总结、南宋 五、元代 (规模化与外销时代) 元代开始龙泉窑青瓷更加注重外销,窑厂及产量规模明显扩大。相比而言南宋时期的精工细作的黑胎青瓷就不适合大批量的生产,受蒙古统治者及其文化影响,所以元代的青瓷胎质变厚,同时釉层也厚。器物造型也明显趋于大件。釉色以梅子青居多。装饰风格也采用更加便于批量操作的印花工艺。同时为了提高产量,一些盘子的内部印花部分甚至不上釉,便于在其上面再叠加一个。如此就可以成摞的叠加起来再装进匣钵,大大提高了产量。(图5.1-5.11) 图5.1贴花云鹤盘(龙泉青瓷博物馆藏) 图5.2连座式琮式瓶(龙泉青瓷博物馆藏) (2) 图5.3荷叶罐、花口碗(龙泉青瓷博物馆藏) 图5.6贴云凤荷叶罐盖 图5.8.2贴龙纹盘 总结、元代 元代开始龙泉窑青瓷更加注重外销,窑厂及产量规模明显扩大。相比而言南宋时期的精工细作的黑胎青瓷就不适合大批量的生产。所以元代的青瓷胎质变厚,同时釉层也厚。器物造型也明显趋于大件。釉色以梅子青居多。装饰风格也采用更加便于批量操作的印花工艺。同时为了提高产量,一些盘子的内部印花部分甚至不上釉,便于在其上面再叠加一个。如此就可以成摞的叠加起来再装进匣钵,大大提高了产量。(图5.1-5.11) 六、明代(市场贸易化时代) 元代开始因为交通运输以及制瓷技术的普及。顺着瓯江在下游新建大量窑厂,这些窑厂很多都是从元代一直延续到明代。明代的龙泉窑基本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近年考古发掘的大窑枫洞岩窑址出土的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