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SNT 1731.3-2006出口烟花爆竹用焰火药剂安全性能检验方法 第3部分:爆发点测定.pdf

SNT 1731.3-2006出口烟花爆竹用焰火药剂安全性能检验方法 第3部分:爆发点测定.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N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1731.32006出口烟花爆竹用烟火药剂安全性能检验方法第3部分:爆发点测定Safety performance test for pyrotechnic compositionused for export fireworks and firecrackers--Part 3 : Deflagration temperature2006-08-16实施2006-01-26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SN/T 1731.3--2006前言SN/T1731《出口烟花爆竹用烟火药剂安全性能检验方法》分为:-第1部分:总则;第2部分:75℃热安定性测定;第3部分:爆发点测定;-第4部分:禁用限用药物定性分析;-第5部分:撞击感度测定;-第6部分:摩擦感度测定;一第7部分:吸湿性测定;第8部分:着火温度测定;第9部分:火焰感度测定;-第10部分静电火花感度测定。本部分为SN/T1731的第3部分。本部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出人境检验检疫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曾绍华、叶晓红、吕中、刘捷光、张军莲。本部分系首次发布的出人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 1731.3—2006出口烟花爆竹用烟火药剂安全性能检验方法第3部分:爆发点测定1 范围SN/T1731的本部分规定了出口烟花爆竹用烟火药剂爆发点检验的试验方法。本部分适用于出口烟花爆竹用烟火药剂爆发点的测定。2 方法原理在规定的介质温度下使烟火药剂间接受热,从药剂开始受热到发火的时间称为药剂爆发延滞期。此介质温度为药剂在此延滞期下的爆发点。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爆发延滞期 t(s)的对数与其相应的爆发点 T(K)的倒数呈线性关系。其关系见式(1):Int - A/T+B(1)式中:T爆发延滞期,单位为秒(s)T-爆发温度,单位为开尔文温度(K);A,B——与药剂有关的常数。本部分采用5s延滞期的介质温度作为药剂的爆发点。3试剂和材料3.1爆发点测定仪各部件要求:控温仪:控温范围为室温~600℃,控温精度为士1℃。测温仪:精度不低于士1℃,可用热电耦和相应精度的二次仪表组成。测时仪:精度不低于0.01 s。上述三条也可用相应精度的时间温度自动控制记录仪。加热炉:电阻丝加热的金属浴,可以用伍德合金或熔点不高于150℃的合金做介质。其测孔与测样孔的中心距不大于20 mm,浴池内径 85 mm,深120 mm。3.28号平底铝(或铜)雷管壳。3.3黄铜塞:铜塞表面应光滑,无锈蚀、变形及明显划痕。3.4天平:分度值0.001g。3.51真空干燥箱或电热恒温水烘箱。3.6膏雷管壳夹。3.7特屈儿。3.8小型油压机:0MPa~2.5MPa,压力表分度值0.05MPa。3.9称量纸。4 试验4. 1 试验准备4.1.1大于3mm 的样品需粉碎,用小于 3 mm 的样品进行试验。1 SN/T 1731.320064.1.2将试样置于称量瓶内,在真空烘箱中于55℃土2℃,真空压力9kPa~12kPa条件下烘于2 h;或用电热恒温烘箱在相同温度下恒温于燥4 h。取出称量瓶,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备用。4.1.3取15支雷管壳,每支装入试样20mg土2mg。装样时用称量纸将试样送人雷管壳,使其自然垂直注人,轻敲壳壁使试样不残留在壳内壁上。4.1.4将每支装有试样的雷管壳塞上黄铜塞,并在小型油压机上加压0.15MPa进行密封。4. 2试验程序4.2.1将伍德含金浴升温至300℃,将装好试样的雷管壳插入加热介质中,试件插人深度为30mm。加热至发生爆炸,观察试件插人加热介质到发生爆炸的时间(爆延滞期)4.2.2如果 3s内未发生爆炸,将温度升高 30℃~50℃,如果1s内就发生爆炸,将温度降低 30℃~50℃。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找到爆发延滞期在1 s~3 s间的温度。4.2.3停止加温,在合金浴自然冷却的情况下连续测定不同温度下的爆发延滞期,直至合金浴冷却至爆发延滞期大于6s。记录雷管壳插人时的温度及对应的爆发延滞期。4.3试验数据的处理和结果的表述4.3.1在作图纸上以3 s~6 s内爆发延滞期的自然对数为纵坐标,以对应绝对温度的倒数为横坐标作图,将数据点连成直线,从直线上查出5°s延滞期的对应温度。4.3.2试验结果以5s延滞期爆发点报出,所得结果表示至整数位。5仪器标定将温度升至280℃,停止加温,在含金浴自然冷却的情况下连续测定 20mg士2mg 精制标准特屈儿,记录爆发延滞期在 3s~6s之间的温度及对应的爆发延滞期。用作图法求出其5s延滞期的爆发点,如果在254℃~260℃之间,仪器标定合格;否则检查仪器,重新标定。红 9002—EEL1 L/NS中华人民共和国出人境检验检疫行业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