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_T 5125-2014透射光—荧光干酪根显微组分鉴定及类型划分方法.pdf

SY_T 5125-2014透射光—荧光干酪根显微组分鉴定及类型划分方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75-010E11SY备案号:48159—2015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5125—2014代替SY/射光一荧光干酪根显微组分鉴定及类型划分方法Method of identification microscopically the maceralsof kerogen and indivision the kerogen typebytransmitted-light andfluorescence2015-03-01实施2014-10-15发布发布国家能源局 SY/T5125—2014次目前言范围-2原理和方法试剂和材料3仪器设备样品要求56样品薄片制备干酪根显微组分鉴定及组分含量统计类型指数计算及类型划分3质量要求4干酪根显微组分及类型的图版与说明附录A(资料性附录)20干酪根显微组分及有机质类型划分测试报告(格式)附录B(资料性附录) SY/T5125—2014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SY/T5125一1996《透射光一荧光干酪根显微组分鉴定及类型划分方法》,与SY/比,主要变化内容如下:增加了标准名称的英文译名(见封面);修改了标准的适应范围(见第1章);修改了标准的原理和方法(见第2章);修改了仪器设备的要求(见4.1);修改了样品要求(见5.1);修改了制片要求(见6.1.2);修改了干酪根显微组分分类命名(见7.1);增加了干酪根显微组分组和显微组分术语的英文译名(见7.1);-增加了干酪根显微组分组描述内容(见7.2);修改了干酪根显微组分镜下特征描述内容(见7.2);修改了干酪根显微组分的鉴定过程描述(见7.3);修改了干酪根显微组分百分含量统计描述(见7.4);修改了干酪根显微组分的加权系数(见8.1);修改了干酪根类型指数计算公式(见8.2);重新编排了干酪根显微组分及类型的图版与说明(见附录A);增加了干酪根显微组分及有机质类型划分测试报告格式及内容(见附录B)。本标准由石油地质勘探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地质科学院、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涂建琪、孔庆芬、费轩冬、王丽华、翁霞、王静、马玉东。本标准代替了SY/T5125—1996。SY/T5125—1996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SY/T5125—1986。II SY/T5125—2014透射光一荧光干酪根显微组分鉴定及类型划分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利用透射光和反射荧光相结合对沉积岩中干酪根显微组分鉴定及类型划分的要求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沉积岩中干酪根显微组分的鉴定及类型的划分。2原理和方法本方法以煤岩学分类命名原则为基础,利用具透射光和反射荧光功能的生物显微镜,对沉积岩中干酪根显微组分进行鉴定,并对各显微组分百分含量进行定量统计,根据各显微组分不同的加权系数计算出类型指数(TI),从而将干酪根划分为三类四型(I型、Ⅱ,型、Ⅱ,型和Ⅲ型),以确定有机质类型。3试剂和材料3. 1无水乙醇:分析纯。3. 2聚乙烯醇:分析纯。3.3丙三醇:分析纯。3.4乳胶:工业用。3.5黏结剂:无荧光。3.6载玻片。3.7盖玻片。4仪器设备生物显微镜:具有透射光和蓝光激发荧光功能,荧光灯功率为100W;配有照相设备、十字丝4.1或网形测微尺4.2颗粒计数器。5样品要求5.1样品采用湿的干酪根粗样5.2样品应潮湿密封保存在阴凉处。若样品为干的干酪根粗样时,则需用蒸馏水浸泡后再进行超声波处理,然后离心富集备用1 SY/T5125—20146样品薄片制备6.1制片要求6.1.1用无水乙醇将载玻片、盖玻片洗净擦干,并在载玻片上标明样品的标识。6.1.2制成的薄片样品颗粒应分布均匀,各显微组分颗粒应基本无重叠、无气泡6.2制片方法6.2.1聚乙烯醇法:将聚乙烯醇和蒸馏水按1:9~1:11比例混合后加热,缓慢搅拌配制成聚乙烯醇溶液: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样品于盖玻片上,加适量聚乙烯醇溶液与样品充分混合:均匀涂满盖玻片,室温下自然风干;在已风干的盖玻片上涂满无荧光黏结剂,立即翻盖到载玻片上,用尖头镊轻轻挤压出气泡,待完全固结后备用。6.2.2丙三醇法:用滴管吸取适量的内三醇至于酪根样品中,搅拌混合均勾,然后用玻璃棒蘸取适量含有丙三醇的样品于载玻片上,涂布均匀,用尖头镊夹盖玻片从一边压在样品上,轻压挤出气泡,用描笔蘸取适量乳胶,涂抹在盖玻片和载玻片接触处,待完全晾干后备用。7干酪根显微组分鉴定及组分含量统计7.1分类命名以煤岩显微组分命名分类为基础,结合烃源岩中有机显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