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9)--北魏龙门云冈石窟比较及相关的文化融合.pdfVIP

(9.19)--北魏龙门云冈石窟比较及相关的文化融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技论坛◇ 科技 圈向导 2011年第26期 北魏龙门 云冈石窟比较及相关的文化融合 摘【 要】我国的石窟艺术源远流长,有中国特色的代表石窟是保留至今的北魏时期的龙门和云岗石窟,二者皆属于世界文化遗产,各自包 含着很大的文化内涵和研究价值。同时二者的石窟艺术皆是多种文化影响的产物。但是在诸如石窟形制和窟内造像等方面二者却存在不同。本 文将就此比较龙门、云岗石窟的不同之处及论述相关的文化融合。 关【键词】龙门石窟;云岗石窟;比较;文化融合 1.北魏龙门、云岗石窟比较 影响是密切相关的。我们以云岗石窟一、二期为例。穹窿顶是云冈一期 1.1石窟形制 中昙曜五窟的形制.有学者觉得这是古印度或者僧徒们修行草庐的模 在石窟形制方面.龙门石窟在形制上继承的云岗石窟 .但是在具 拟,另外有学者认为该种形制可能更与北魏时期鲜卑民族的传统居室 体建制上却有所不同。以佛殿窟为例,在云岗石窟中数量不多,是云岗 想符合。就笔者而言,更倾向同意后者的观点.“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二期中新出现的窟形。并且多是平顶、前后室的形式 .但在龙门,采用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种歌谣正好反映了鲜卑族的豪 的都是佛殿窟的形制。且不再有前后室 ,是单式窟。、龙门石窟中的佛 迈,这五窟的题材以三世佛为主,至于造像的造型特点。不但保留了犍 殿窟的形制是马蹄形平面,三壁三龛,穹窿顶 窟内因为没有中心柱变 陀罗和秣菟罗的艺术风格,而且又把少数民族 自己的文化特征包含在 得宽敞明亮许多 在云岗石窟中被忽视的地面装饰亦开始模仿汉式宫 内。最有代表的容貌模拟为当时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特点.服饰包含 殿中的富丽的地毯。宝盖状的穹窿顶为窟顶装饰.不再是一个个方格 了古印度、凉州这两地区的风格 ,这就是中国石窟历史上具有独特色 单元式的平藻式的平顶.整个窟顶中心有一朵很大的莲花。周围用飞 彩的云冈早期风格。石窟形制到了云冈二期后与第一期相对比则表现 天伎乐、香花流云环绕,外围雕饰为流苏.样子像汉族帝王的华盖。对 出较大的变化,前期模拟鲜卑族 自己的居室——草庐式洞窟形制被舍 于壁面的布局.云岗石窟为佛龛重叠和弥勒释迦上下分布以及反复出 弃了,取而代之的是藻井式的三窟(双窟浦4。种类也增加了.有佛殿窟 现同样题材的造像.但是龙门石窟采用的是三壁三龛三世佛形式 由 和塔庙窟两种,佛殿窟则把中心塔柱给省去了,塔庙窟则是把凉州模 上我们可以看出.龙门石窟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新的面貌.龙门石窟是 式中的四面开龛的中心塔柱延续了。这时的三窟 (双窟)制虽有前制可 孝文帝在迁都洛阳之后全面实施汉化政策的具体体现 龙门的这一石 循,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与当时的政治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 北魏太 窟形制有一段演进过程 :在较早的古阳洞中.两壁是重龛形式.但其正 和初年.在孝文帝亲政前.是太后冯氏主持政务.这样在朝廷上就呈现 壁是一佛二胁侍 ,窟顶因为是利用天然溶洞开窟.所以呈现穹窿状;之 出 “二皇”并立局面.形成的双窟制就是石窟形制上的反应 由于冯太 后的莲花洞.窟壁布局和古阳洞类似 .但是窟顶的装饰开始出现高浮 后和孝文帝两人都具有很高的汉文化素养.因而这时期的石窟形制也 雕莲花为中心:等到宾阳中洞就出现了三壁三龛形制的首创 就含有不少的汉文化成分,如洞窟形制方面。这时期 ,造像的造型特点 1.2窟内造像 总的来说 ,具有汉民族的内秀之风.早期那样的恢弘气势缺乏。所披的 这里主要是把龙门北魏石窟里的窟内造像和云岗石窟第一、二期 佛衣为双领下垂型的汉式袍服.原来的斜袒裸臂式被排除了.这与孝 造像相对比.其变化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文帝改变胡服的政策是有关的 流行于龙门中的褒“衣博带”在这时期 1.2.1造型特征的变化 也初见端倪。 龙门石窟造像的造型特征是 “秀骨清像”。龙门北魏石窟其佛像, 总而言之.云冈二期在石窟造像内容 .形制等方面的变化是石窟 一 般都比云岗石窟中的显得瘦削.身躯也没有那么伟岸高大。这样的 艺术向中国化、民族化、世俗化发展过程的反应.同时北方的石窟中国 变化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从云岗二期造型就开始向清瘦方面发展, 化序幕也拉开了。 之后的龙门石窟的古阳洞和

文档评论(0)

职教中心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