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常考题型方法讲解(课件)部编版语文五年级阅读理解.ppt

词语常考题型方法讲解(课件)部编版语文五年级阅读理解.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阅读理解 词语题型的考察 题型介绍 题型1 词语删减 题型2 词语替换 题型3 词语意思 词语删减 题型1 词语删减 解题公式 常见问法 对点练习 常见问法: 1.这句话中的“XX”一词能否删去? 回答思路: 首先表明态度(不能删去),然后要联系语句解释词义(“xx一词在句子中的意思是.......”),最后说删去的后果(如果删去就变成了........,不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文章内容不符) 常见问法: 1.这句话中的“XX”一词能否删去? 满分格式: 表明态度+联系语句解释词语+删去后的后果 对点练习 ①比萨城一个年轻的医科大学生,正在大教堂里跪着祈祷。除了一条链条扰人的擦碰声,大厅里一片寂静。一个教堂司事,刚注满一盏从教堂顶上悬挂下来的油灯,漫不经心地让它在空中来回摆动。摆动着的挂灯链条的嘀嗒声惊扰了这个学生,引起他一连串的思考。 ②突然,他跳起身来,这一举动使其他礼拜者大为惊讶。在摆动着的油灯的节奏中,他仿佛遭到了闪光的突然袭击。他觉得链条的节奏似乎是有规律的,那盏嘀嗒作响的挂灯每往返摆一次用的时间似乎一样长,尽管往返的距离越来越小。 对点练习 ③他的感觉正确吗?如果正确,那他就是发现了奇迹。他决定立刻回家,马上去弄明白究竟是看花了眼,还是发现了大自然的一个伟大真理。 ④他一到家,就找来两根同样长的绳索,各坠上一块重量相同的铅块,将两条绳索分别系在不同的厅柱上,准备做他的实验。他请他的教父穆契柯·铁达迪帮助他进行这个实验:“你数这条绳索的摆动次数,我数那一条。” 对点练习 ⑤老头子耸一耸肩。“又是伽利略一个发疯的念头。”他咕哝着,但是他同意帮忙。 ⑥伽利略手拿两个铅摆,将一个拉到距垂直线四手掌宽的位置,另一个拉到两手掌宽的位置,然后同时放开手,两个人分别数两条绳索来回摆动的次数,然后加以比较。总数是一样的,各为一百次。两条绳索的起点虽大不相同,但在同样时间内到达同样的点上。 对点练习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1.他决定立刻回家,马上去弄明白究竟是看花了眼,还是发现了大自然的一个伟大真理。 ①不能删去②“立刻”“马上”说明伽利略行动之快,他急于要证实 自己是否真的发现了奇迹。③如果删去就不能体现出伽利略的着急,所以不能删 表明态度+联系语句解释词语+删去后的后果 对点练习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2.老头子耸一耸肩。“又是伽利略一个发疯的念头。” ①不能删去②“又”字说明伽利略像这样异乎常人的猜想、假设很多,这不过是其中的一次,③如果删去就变成了伽利略一次异乎常人的猜想,与文章内容不符,所以不能删去。 表明态度+联系语句解释词语+删去后的后果 词语替换 常见问法 答题思路 答题技巧 对点练习 常见问法: 这句话中的“XX”一词是否可替换为“XX”? 答题思路: 先给出结论(一般不能替换),再结合语境解释原词并分析其作用(强调了/突出了/说明了/限制了句子的.......的表达,然后分别解释两个词语原本的意思其表达效果更好,能够形象生动的表现出........特点)最后假设词语被替换掉,分析句子在表达上会出现哪些变化或者问题(无法生动形象/准确严密地表达事物的特点,或者语句将太过绝对等) 举个例子 小明打了我的头 (把“打”换成“摸”)替换掉可以吗?为什么? 对点练习 老师的腰围 ①我在一所小学听数学课。女老师 40 来岁,胖胖的。讲完厘米、分米和米的概念后,她让学生们测量桌子、铅笔和手臂的长度。两分钟后,被点名的同学报出答案得到了表扬,一张张小脸涨得红红的,嘴巴笑成了一朵朵花。 ②老师说,我们再找找别的东西测量一下。老师的话刚说完,我旁边那个一直没得到机会的瘦个子男孩“噌”地站起来:“老师,我想测测你的腰围。” ③教室里一下子静了,同学们都转过头或侧过身看着这个男孩,而后又把目光对着老师。老师低头看了一下自己的腰,然后静静地看着那个学生笑道:“好啊,你来量吧!” ④小男孩拿着尺子,飞快地跑到老师跟前。他用手按住尺子的一端,让尺子在老师的肚皮上翻着跟头,翻了好几趟,他说出了一个答案:“87 厘米。”“不错,他量得很认真,答案也比较接近。但是,其他同学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测得更准确一些?”老师的话音刚落,一个胖乎乎的女孩站起来说“老师,我有,我用手。” ⑤老师问:“你用手怎么量呢?”小女孩说:“我一掌是 11 厘米,我看是几掌就知道了。”老师笑了。小女孩的手在老师的腰上爬了一圈后,她就报出了答案:“89 厘米。” ⑥“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笑容在老师的脸上绽放。片刻之后,前排的一个小同学站起来:“老师,你把裤腰带解下来,我们一量就知道了。” ⑦老师听后开怀大笑,一边笑,一边真的解下了裤腰带。 ⑧小同学量出的是 90 厘米,这当然是最准确的一个答案。老实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如有问题,请于后台留言联系上传者解决,如文档无法编辑,课件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16111057000017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