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75.020E 14SY备案号:8165—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6490—2000岩样核磁共振参数实验室测量规范Specification for core NMR parameters measurement in laboratory2000-12-12发布2001- 06-01 实施发布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
SY/T 6490-2000次目前言IV范围12引用标准3方法原理主要测量仪器45主要试剂的制备6岩样的制备.+岩样核磁共振参数的测量7..8测量结果的处理9测量结果的允许误差附录A(提示的附录)T2特征参数的计算由岩样核磁共振实验结果计算岩样物性参数附录B(提示的附录)II
SY/T 6490-2000前 言为了更好地利用核磁共振测并仪器解决地质问题,必须由实验室实验提供基础参数或依据。为此,国内相继引进或自制了一些岩样核磁共振参数实验室测量装置。为规范测量操作,确保测量质量和可对比性,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实验室内用核磁共振法测量岩样参数的方法、步骤、测量结果的处理和允许误差。鉴于各实验室使用的测量仪器不同,可针对具体的实验仪器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提出。本标准由石油测井专业标准化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江汉测井研究所。本标准起草人彭石林李长文杜环虹刘崇汉IV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6490-2000岩样核磁共振参数实验室测量规范Specification for core NMR parameters measurement in laboratory范围1本标准规定了实验室内测量岩样核磁共振参数的方法和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实验室岩样低场核磁共振参数的测量。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SY/T5336--1996岩心常规分析方法3方法原理地层中的氢核自旋系统在外加静磁场及射频脉冲的作用下,处于低能态的核磁矩通过吸收射频脉冲提供的能量,跃迁到高能态,产生核磁共振现象。在射频脉冲作用期间,宏观磁化失量偏离静磁场方向;在射频脉冲作用结束后,核自旋从高能级的非平衡状态恢复到低能级的平衡状态。磁化矢量通过自由进动,向静磁场方向恢复,可分解成纵向分量和横向分量。纵向分量向初始宏观磁化强度Mo恢复,称为纵向弛豫过程,弛豫速率用1/T,表示,T,叫做纵向弛豫时间;横向分量向数值为零的初始状态恢复,称为横向弛豫过程,弛豫速率用1/T2表示,T2叫做横向弛豫时间。岩样核磁共振实验测量就是利用核磁共振实验仪器测量岩样核磁弛豫参数。根据测得的T1,T2值可计算受岩性影响较小的孔隙度、渗透率、可产流体类型、自由流体指数、束缚水饱和度等参数。4主要测量仪器4.1岩样核磁共振测量仪(见图1)逻辑主控计算机控制模块脉冲序列信号输出温度控制块图1岩样核磁共振实验测量示意图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2000-1212批准2001-06-01实施1
SY/T6490—2000a)永磁体及探头模块:磁场强度0.0470T或0.0235T,磁场均匀度不低于,100ppm。探头内径40mm或60mm,长60mm,其他尺寸探头可选;b)逻辑控制模块:含频率合成器、脉冲发生器、射频发射器、射频接收器、前置放大器等;c)温度控制模块:控制磁体和测量探头温度为恒温(常规测量温度为30℃),温度误差不超过0.1℃;d)主控计算机:Pentium以上微机,Windows95以上或WindowsNT系统平台;e)测量采集软件、数据处理软件。4.2相关设备a)脱水装置1台,脱水压力须达到687×103Pa;b)电子天平1台,不确定度至少达到0.01g;c)温控烘箱1台;d)恒温箱1台。4.3工作环境室温在15~25℃之间,湿度在50%~70%之间。5主要试剂的制备5.1主要试剂a)氯化钠(分析纯);b)碳酸氢钠(分析纯);c)氯化钙(分析纯);d)氯化锰(分析纯);e)硫酸铜(分析纯);f)变压器油;g)无水煤油;h)重水。5.2饱和溶液配置5.2.1根据测量所需溶液矿化度及类型的要求,计算出配制每2000mL溶液所需溶质的质量。5.2.2将溶质在100~120℃条件下烘至恒重,并放人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5.2.3用电子天平称出所需的溶质。5.2.4将称好的溶质倒入2000mL的容量瓶中,再往容量瓶中加人蒸馏水至2000mL刻度位置,轻轻摇动容量瓶,至溶质完全溶解,即可得到饱和溶液。6岩样的制备6.1干岩样的制备6.1.1在岩心上钻取直径为38.1mm5.4mm长为25~50mm的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NYT 969-2006胡椒栽培技术规程.pdf
- QB 2175.5-1995手锣.pdf
- SN_T 0711-2011出口茶叶中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盐)类农药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pdf
- QBT 1166-1991双联过滤器.pdf
- SL 240-1999水利水电工程闸门及启闭机、升船机设备管理等级评定标准.pdf
- YB_T 4457-2015建筑用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pdf
- SN 0907-2000进出口苎麻精干麻检验规程.pdf
- SJT 10575-1994接触器用真空开关管总规范.pdf
- SY_T 6929-2012液化天然气码头操作规程.pdf
- YDT 1361-2005电话拨号器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pdf
- RB_T 301-2016合格评定 服务认证技术通则.pdf
- SH 0252-1992轻质石油馏分中微量硫测定法(镍还原法).pdf
- QX_T 134-2011沙尘暴观测数据归档格式.pdf
- SN_T 3613-2013家具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检测方法.pdf
- SY_T 10035-2010钻井平台拖航与就位作业规范.pdf
- NY_T 1859.2-2012农药抗性风险评估 第2部分:卵菌对杀菌剂抗药性风险评估.pdf
- QB_T 5210-2017铸胎珐琅工艺品.pdf
- QB_T 4411-2012空调器的绿色环保设计要求.pdf
- YB_T 4494-2015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机械制样技术规范.pdf
- SN_T 3699-2013出口植物源食品中4种噻唑类杀菌剂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