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课内外古诗文对比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VIP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课内外古诗文对比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6 页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课内外古诗文对比阅读 专项练习题 勾连教材之真题 1.【2022年新高考II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送别 李白[唐代] 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本诗内容可知,诗人的友人即将乘船出发,沿水路驶往三峡方向。 B.诗人表示友人将去的地方景色优美,而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 C.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 D.诗中前后两次使用“君”,都是指即将离别的友人,含义并无不同。 14.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2.【2022年全国乙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白下驿饯唐少府  王勃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系饯行之作,送别的对象为唐少府,是诗人早年的知心好友。  B.诗人与唐少府都曾有过潦倒不得志的经历,这也是他们友谊的基础。  C.颈联中的“低”“隔”,使得饯别场景的描写有了高低远近的层次感。  D.颔联和尾联中的问句,使语气起伏,也增添了诗作的豪迈昂扬气概。 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勾连教材之模考题 3.【2023届苏州中学、淮阴中学等四校联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江南归附后不仕述怀 南宋 艾可叔① 舟在中流进退难,发虽种种此心丹。 死为元亮终书晋,生是留侯本事韩。 贫贱不忧知有道,乱离最幸是无官。 岁寒谁似东篱菊,禁得投簪②日日看。 注①艾可叔,南宋度宗咸淳四年进士,官至御史中丞。②投簪:“簪”,固冠用的簪子;借代弃官。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船在水中的进退两难暗示自己仕途的进退两难,虽然老迈但赤诚之心没有改变。 B.颔联借用陶渊明和张良的典故表达自己对南宋的眷恋、忠诚之心,终究不愿入仕元朝。 C.颈联写人身处穷困、地位低下却无忧是因能坚守道义,遭遇流离时最幸运的是没做官。 D.诗人在江南被元占领以后便没有再做官,他借此诗表达离开官场后内心的失落与伤感。 陶潜的《归去来兮辞》中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与本诗中的“岁寒谁似东篱菊”,都写了“菊”,试分析两句在表达意义上的异同之处。(6分) 4.【2023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①???苏 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②、雅志莫相违。西州路③,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①参寥子:即诗僧道潜,常与苏轼相酬和。元祐六年,苏轼因治理有功被召进京任职,临行作此词赠道潜。②谢公:指谢安。《晋书》记载,他身为重臣,却渴望造一条大船,沿水路归东山,后因病重未如愿。③西州路:谢安去世后,羊昙经过西州时忆及故人,恸哭而去。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的开头,以风向多变以及潮水涨退等景象暗指世事的无常,表意比较含蓄。 B.“几度斜晖”以转瞬即逝的黄昏,表达诗人对相聚美好却无比短暂的伤感之情。 C.共赏西湖、访春山之雅事,“空翠烟霏”之妙趣,都强化“诗人相得”的意味。 D.诗中的情景涉及古代、往昔、眼前、来年等时间维度,气度恢弘,情感深挚。 16.古人常以“进”“退”代指官职的升、降。苏轼的这首词与另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分别反映“进”和“退”之忧。请结合这两首词分析。(6分) 5.【河北省邯郸市2022-2023学年高三1月月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卖花声·题岳阳楼① 张舜民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栏。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注释】①元丰六年(1083),诗人获罪贬往郴州,途经岳阳楼,登楼而作本词。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是(???) A.起首两句勾画出一幅洞庭叶落、水空迷濛的秋天景象,渲染了浩渺凄迷的意境。 B.诗人因遭贬来到此地,又将离此南行,内心十分苦闷,听曲自斟全无半点笑容。 C.“醉袖”用借代的修辞,以衣饰代人,不言

文档评论(0)

shusheng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