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北省沧州市献县重点中学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docx

2022-2023学年河北省沧州市献县重点中学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page 1 1页,共 =sectionpages 1 1页 2022-2023学年河北省沧州市献县重点中学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0分) 1. 孔子以平民作新史而成《春秋》,皆政治社会实事,不语怪力乱神……自有孔子,而史学乃始与宗教贵族二者脱离。这反映出 A. 私家修史已经蔚然成风 B. 人文主义的思想内涵 C. 唯物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D. 平民社会巳逐渐形成 2. “这些民间儒学流派致力于经典的简化,如编撰《四书》而为科举制度的教材,大批撰述修身和教育的论著,从文人的精神修炼一直到底层的蒙养读本,与各种族规家训等人生指南,纷然并呈。”这些民间儒学流派的努力意在(  ) A. 推动儒学世俗化 B. 突出思辨色彩 C. 使儒学成为主流 D. 提倡个性自由 3. 如表是战国时期不同学派思想家们关于义、利的言论。这些言论反映了战国时期(  ) 思想家 主张 儒家学派 《荀子?大略》:“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利,虽桀纣不能去民之好义”。 墨家学派 《墨子?贵义》:“万事莫贵于义”;《墨子?经上》:“义,利也。义可以利人”。 法家学派 《韩非子?八经》:“明主之道,臣不得以行义成荣,不得以家利为功,功名所生,必出于官法”。 A. 诸子百家学术观点分歧 B. 重义成为时代潮流 C. 新的阶级对立日益凸显 D. 义利矛盾引发关注 4. 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儒学的向外传播(  ) A. 说明中国是世界文化中心 B. 源于儒学的强大吸引力 C. 源于开放兼容的文化政策 D. 增强了各地的民族认同 5. 阿拉伯人足迹遍及亚、欧、非三大洲,他们不仅把古代印度、中国文化成就介绍到西方;还把阿拉伯的科学成就和伊斯兰教传播到东方。他们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数学,天文学、医学、物理学、化学、建筑学、文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巨大成就。这反映出,阿拉伯文化( ? ?) A. 推动了各民族间的融合 B. 核心作用是保存东西方优秀文化 C. 以伊斯兰教经典为灵魂 D. 体现出吸收与创新相结合的特点 6. 苏美尔人利用两河流域丰富的芦苇杆和泥板进行书写,《吉尔伽美什》反映了两河流域居民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的莎草制作纸张,阿拉伯人继承融合了周边文化遗产,创造了阿拉伯文化。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世界各地文化是多样的且独立发展 B. 不同的生存条件会产生不同的文化类型 C. 世界各地共同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 D. 区域文化的发展是与其他区域交流的结果 7. 9世纪开始,日本形成的大和绘是专供贵族鉴赏和在上层社会中盛行的一种带有浓厚装饰性的艺术;而17世纪开始兴起的浮世绘则是表现民间日常生活和情趣的一种艺术形式。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 A. 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B. 文明开化的社会变迁 C. 唐朝文化的深远影响 D. 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 8. 印度学者认为,“印度生活在多层面中,不同世纪并存在我们的土地上,印度有些地区和世界其它发达国家一样,有些地方还固守着传统”“印度社会民主制度与宗教传统、寺庙圣所与科学基地、理性与迷茫都是那么对立地、难以理解地交织在一起,这是印度文化奇异的景观”。这反映印度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是 A. 传统性与现代性结合 B. 本土性与世界性结合 C. 宗教性与科学性结合 D. 多样性与包容性结合 9.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写道:一位秘鲁学者指出,印第安美洲的文化就像一条彩虹,并存着七种文化的颜色,即西班牙文化、葡萄牙文化、印第安人文化、黑人文化、印第安伊比利亚人文化、美洲黑人文化和混血人文化。这段材料描述了(  ) A. 拉丁美洲的多元文化特色 B. 对黑人和印第安人的歧视 C. 民族意识和民主意识觉醒 D. 拉美人民反殖民争取独立 10. 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冲突是古代历史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游牧民族在冲突中一度取得优势,甚至消灭农耕世界的政权,改变亚欧大陆的政治版图,但在两者的冲突中,农耕世界稳步扩展,游牧世界日趋缩小是基本趋势,这是因为(  ) A. 游牧民族军事优势逐渐丧失 B. 游牧民族不擅长对国家和社会的治理 C. 农耕世界在技术、组织和文化上的优势 D. 自然地理条件对游牧民族生产生活不利 11. 有些印欧人从未听说过美索不达米亚,但他们在遥远的迁徙过程中却使用了美索不达米亚发明的车轮和金属冶炼技术,这在从欧洲到印度甚至更远的地方,乃至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如此。这反映出(  ) A. 美索不达米亚人最早发明冶金术 B. 民族的迁徙促进了文明传播 C. 车轮和冶金技术帮助印欧人扩张 D. 金属冶炼技术由印度人传播 12. 近代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79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