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29. 280S 35TB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TB/T 2760.1—2015代替TB/T2760.1—2010机车、动车组转速传感器第1部分:光电转速传感器The rotating-speed sensor of locomotive and electrical multiple units--Part 1 : Photoelectric rotating-speed sensor2015-07-02发布2016-01-01实施国家铁路局发布
TB/T 2760.1—2015次目前 言I围1范2规范性引用文件.A...3环境条件4技术要求5检验方法6检验规则7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TB/T 2760.1-2015前言TB/T2760《机车、动车组转速传感器》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光电转速传感器;一第2部分:霍尔式速度传感器;第3部分:磁电式速度传感器。本部分为TB/T2760的第1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代替TB/T2760.12010《机车转速传感器第1部分:光电转速传感器》,与TB/T2760.12010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修改了适用范围(见第1章,2010年版的第1章);修改了环境条件(见第3章,2010年版的3.1);修改了传感器引接线要求(见4.1.4,2010年版的3.19.4);修改了传感器测速范围要求及其试验方法,区分子机车、动车组用传感器的测速范围及测试项点(见4.2.2、5.6,2010年版的3.3、4.1);修改了输出脉冲幅度、占空比、相位差误差范围(见4.3,2010年版的3.7、3.9、3.10);修改了绝缘电阻要求、介电强度要求及其试验,绝缘电阻由50MQ提高到100MQ,介电强度由500V.m。提高到1500V.m=(见4.4、5.4、5.5,2010年版的3.12、3.13、4.4、4.5);增加了机械寿命要求(见4.8);修改了电磁兼容要求(见表1,2010年版的表1);修改了轴伸长(见4.10.3,2010年版的3.19.3);修改了电气接口要求(见4.10.4,2010年版的3.19.4);-增加了常规试验条件(见5.1);-增加了电源波动试验(见5.7);修改了电磁兼容试验(见5.15,2010年版的4.11);修改了机械寿命试验(见5.17,2010年版的4.13);一增加了盐雾试验(见5.18);修改了检验规则(见第6章,2010年版的第5章);修改了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见第7章,2010年版的第6章)。本部分由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归口。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宁波南车时代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思维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湘依铁路机车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南车电气设备有限公司、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燕亮、叶明盛。本部分参加起草人:倪大成、张言安、刘力、贺雄、彭剑涛、王彦春。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TB/T2760—1996;TB/T2760.1—2010。II
TB/T2760.1—2015机车、动车组转速传感器第1部分:光电转速传感器1范围TB/T2760的本部分规定了机车、动车组光电转速传感器的环境条件、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本部分适用于机车、动车组轴端用光电转速传感器,其他轨道交通车辆用光电转速传感器(以下简称传感器)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423.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IEC60068-2~1:2007,IDT)GB/T2423.2—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IEC60068-22:2007,IDT)GB/T2423.17---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IEC600682-11 :1981,IDT)GB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IEC60529:2001,IDT)GB/T21563—2008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IEC61373:1999,IDT)GB/T24338.42009轨道交通电磁兼容第3-2部分:机车车辆设备(JEC62236-3-2:2003,MOD)TB/T2761机车用电连接器基本技术条件3环境条件传感器应能在以下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a)海拔不超过2500m;b)环境温度为-40℃~+70℃;允许在不低于-40℃的环境温度下存放;c)最湿月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不大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QB_T 4817-2015香料 3%2C3-二甲基-5-(2%2C2%2C3-三甲基-3-环戊烯-1-基)-4-戊烯-2-醇.pdf
- SL 413-2007沥青延度仪校验规程.pdf
- NY 777-2004冬瓜.pdf
- SY_T 4121-2018基于光纤传感的管道安全预警系统设计及施工规范.pdf
- SJ_T 11612-2016电子元器件详细规范 CA30M型非固体电解质钽固定电容器 评定水平E.pdf
- NY_T 2739.3-2015农作物低温冷害遥感监测技术规范 第3部分:北方春玉米延迟型冷害.pdf
- NY_T 1920-2010微型谷物加工组合机 技术条件.pdf
- NY_T 1510-2016绿色食品 麦类制品.pdf
- SY_T 5067-2018石油天然气钻采设备 钻修井用安全接头.pdf
- SNT 2269-2009进出口贝肉中大田软海绵酸的检测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pdf
- 2025至2030年中国双缸手动试压泵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双萜烯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双耳卫生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双氧水过滤袋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双色闪光缎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双紫外灯管驱动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双承式套管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双脒苯脲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双通道连卷背心袋制袋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双边管夹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