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分析重要句子(或段落)的作用(黄宇 3\10)
一、概念解说:什么是文中的“重要句子”
所谓“重要的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表达作用而言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从作用上说,指那些能点明主旨的语句,或能显示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即人们常说的“文
眼”。
②从语句特点上说,指那些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理解对文脉的推
进与转接有关键作用的句子。
③从内容上说,指那些内涵较为丰富而且具有提示性或引导性的语句。
④从表达上说,指那些比较含蓄的有深层含意的语句(常常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
⑤从结构上说,指那些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意有直接影响的语句。 此外,从出现的频率说,反复出现的句子也是重要的句子。
二.句子的作用可以从内容、结构和表现力(艺术效果)三个方面来分析评价。
从内容看:在记叙文性的文章中,从内容来分析的话,句子的作用主要是点明主旨或表达作 者的主要感受;在主旨篇中我们提到过记叙文的主旨可以分为:
1)表现人物的品质(写人的文章)
2)揭示某种道理(记事的文章)
3)抒发某种感情(写人或记事的文章)
4)反映某种社会现象,表现某种主题(记事的文章)
「实例分析」
问:在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第 3 段中的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这句话有
什么意思?
答:作者用排比的方式直抒胸臆,热情歌颂志愿军战士的高贵品质和精神。
从结构看:在文章不同的位置,句子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1)在文章的开头,总领全文,开门见山,点明中心;或者设置悬念为下文埋下伏笔;
2)在文章的结尾,总结全文,点名题旨,水到渠成;或者与开头前后呼应,突出文章主旨。
3)在文章语段中间,承上启下,使文章层次紧凑连贯。
「实例分析」
问:在文章《驿路梨花》的最后一句,作者用陆游的诗句结束全篇: 驿路梨花处处开这样写
在结构上和内容上有什么好处?
答:从结构上看,题文相应(点题),从内容上看,形象地写出雷锋精神不断传递、处处发扬, 升华了主题。(注意:回答这样的问题不能就句论句,要联系原文,理解文章的中心意思。)
从表现力来看:应该结合修辞手法和表达方法(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来分析。 我们把常见的修辞手法和针对修辞手法的答题模式做一个小结:
(1)比喻。答题:把…比作…,更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
拟人:把……拟人化,赋予其生命力,使其形象鲜明,更生动地写出了事物……(人和物 的相似性)的特点。
夸张:夸大或者缩小事物的本来面貌,目的在于突出事物某方面的特点,个别夸张包含着 作者的情感,如:那座山远看似乎直入云霄,这里表现了作者对于这一奇景的惊叹之情。
反复,反复包含间隔反复和直接反复,所谓间隔反复,就是在文中不断出现一个相同的句 子,但是中间有间隔,在散文或者议论文中,这样的反复多半是为了强调作者的观点;无间隔反 复则表现为呼吁型的,通常使语言更具有号召力和感染力。
对偶:句式工整,语言凝练,表意深刻,给人深刻印象。
反问:有问无答,答在问中。比陈述句语气更强烈,更能引起共鸣。
设问:有问有答,一问引起读者思考,一答更能引发共鸣。
排比:句式工整,便于吟咏;加强语势,层层递进。
反语,褒词贬用,加强讽刺意味,批评……;或贬词褒用,(答题时注意找出贬义词对应的褒义词来答),如:我以孩子的狡猾的眼光,这里狡猾是贬义词,实际上写出了孩子的聪明、 善解人意。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题目:……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文章当中有什么作用。这样 的题目我们要三步走:第一步回答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一步很容易被判断;第二步分析这种 修辞手法的常见好处,比如说比喻就是更形象生动;第三步,结合文章的意思来分析这个修辞放
在文章当中的具体的作用(表现人物情感、品质)。
小结:
结构上的作用常见的有以下 7 种:(1) 总领全文(引起下文),(2)、设置悬念,引起阅读兴趣,(3)承上启下(过渡),(4)推动情节发展,(5)铺垫(或伏笔),(6)前后照应
(首尾呼应);(7)总结全文,(8)点题。
内容上的作用通常有以下 5 种:(1)、渲染气氛,(2)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情感),(3)、对比映衬,(4)、点明中心(揭示主旨),(5)、突出主题(深化中心或升华中心)
表现力(艺术效果)(见上面) 三、典型题例
例 1.2007 南通中考阅读题《大美之美》
⑤雪山的影子映在水中,湖水犹如一张专门让它们安睡的蓝色大床。水质洁净无比,让人不 忍濯手足。伫立圣湖之畔,我默默地洗涤自己的灵魂,古人说的“澡雪精神”就是这样的意思吧。
第 18 题:结尾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解析: “结尾画横线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