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PAGE 5页 共 NUMPAGES 6页
④中国美食
萝卜汤的启示
梁实秋
抗战时我初到重庆,暂时下榻于上清寺一位朋友家。晚饭时,主人以一大钵排骨萝卜汤飨客,主人谦逊地说:“这汤不够味。我的朋友杨太太做的排骨萝卜汤才是一绝,我们无论如何也仿效不来,你去一尝便知。”杨太太也是我的熟人,过几天她邀我们几个熟人到她家去餐叙。
席上果然有一大钵排骨萝卜汤。揭开瓦钵盖,热气冒三尺。每人舀了一小碗。喔!真好吃。排骨酥烂而未成渣,萝卜煮透而未变泥,汤呢?热、浓、香、稠,大家都吃得直竖大拇指。少不得人人要赞美一番,并且异口同声地向主人探询,做这一味汤有什么秘诀。加多少水、煮多少时候、用文火、用武火?主人只有咧着嘴笑,支支吾吾地说:“没什么,没什么,这种家常菜其实上不得台面,不成敬意。”客人们有一点失望,难道说这其间还有什么职业的秘密不成,你不肯说也就罢了。这时节,一位心直口快的朋友开腔了,他说:“我来宣布这个烹调的秘诀吧!”大家都注意倾听,他不慌不忙地说:“道理很简单,多放排骨,少加萝卜,少加水。”也许他说的是实话,实话往往可笑。于是座上泛起了一阵轻微的笑声,主人顾左右而言他。
宴罢,我回到上清寺朋友家。他问我方才席上所宣布的排骨萝卜汤秘诀是否可信,我说:“不妨一试。多放排骨,少加萝卜,少加水。”当然,排骨也有成色可分,需要拣上好的,切萝卜的刀法也有讲究,大小厚薄要适度,火候不能忽略,要慢火久煨。试验结果,大成功。杨太太的拿手菜不再是独门绝活。
从这一桩小事,我联想到做文章的道理。文字掷地有声,固非易事,但是要做到言中有物,不令人觉得淡而无味,却是不难办到的。少说废话,这便是秘诀,和汤里少加萝卜少加水是一个道理。
(二)蔬菜歌
小辣椒,真漂亮,
穿红戴绿俏模样,
有的细长脑袋尖,
有的胖胖肚子圆,
南瓜兄弟长得胖,
摸一摸,硬邦邦,
等他换了黄衣裳,
大家抱他进厨房,
韭菜长得似麦苗,
身子细细很苗条,
风儿姑娘来问好,
他们乐得把头摇,
番茄人人爱,
个个红又圆,
看起来像灯笼,
吃起来酸又甜。
胡萝卜,地下长,
身子细长好营养,
维生素有A、B、C,
多吃身体长得壮。
架上的黄瓜开黄花,
长长的藤儿到处爬,
黄花谢了结个瓜,
又脆又嫩味道佳。
(三)烧饼油条
梁实秋
烧饼油条是我们中国人的标准早餐之一,在北方不分省份、不分阶级、不分老少,大概都喜欢食用。我生长在北平,小时候的早餐几乎永远是一套烧饼油条——不,叫油炸鬼,不叫油条。有人说,油炸鬼是油炸桧之讹,大家痛恨秦桧,所以名之为油炸桧以泄愤,这种说法恐怕是源自南方,因为北方读音鬼与桧不同,为什么叫油鬼,没人知道。在比较富裕的大家庭里,只有当父亲的才有资格偶然以馄饨、鸡丝面或羊肉馅包子当早点,只有当祖父母的才有资格常以燕窝汤、莲子羹或哈什蚂之类当早点,像我们这些“民族幼苗”,便只有烧饼油条来果腹了。说来奇怪,我对于烧饼油条从无反感,天天吃也不厌,我清早起来,就有一大簸箩烧饼油鬼在桌上等着我。
我所知道的烧饼,有螺蛳转儿、芝麻酱烧饼、马蹄儿、驴蹄儿几种,油鬼有麻花儿、甜油鬼、炸饼儿几种。螺蛳转儿夹麻花儿是一绝,扳开螺蛳转儿,夹进麻花儿,用手一按,麻花儿碎了,这一声响就很有意思,如今我再也听不到这个声音。有一天和齐如山先生谈起,他也很感慨,他嫌此地油条不够脆,有一次他请炸油条的人给他特别炸焦,“我加倍给你钱。”那个炸油条的人好像是前一夜没睡好觉(事实上凡是炸油条、烙烧饼的人都是睡眠不足),一翻白眼说:“你有钱?我不伺候!”回锅油条、老油条也不是味道,焦硬有余,酥脆不足。至于烧饼,螺蛳转儿好像久已不见了,因为专门制售螺蛳转儿的粥铺早已绝迹了。所谓粥铺,是专卖甜浆粥的一种小店,甜浆粥是一种稀稀的粗粮米汤,其味特殊。北平城里的人不知道喝豆浆,常是一碗甜浆粥一套螺蛳转儿,但是这也得到粥铺去趁热享用才好吃。我到十四岁以后才喝到豆浆,我相信我父母一辈子也没有喝过豆浆。我们家里吃烧饼油条,嘴干了就喝大壶的茶,难得有一次喝到甜浆粥。后来我到了上海,才看到细细长长的那种烧饼,以及菱形的烧饼,而且油条长长的也不适于夹在烧饼里。
火腿、鸡蛋、牛油面包作为标准的早点,当然也很好,但我只是在不得已的情形下才接受了这种异俗。我心里怀念的仍是烧饼油条。和我有同嗜的人相当多。海外羁旅,对于家乡土物大多念念不忘。有一位华裔美籍的学人,每次都要带一二百副烧饼油条回到美国去,存在冰橱里,逐日取一副放在烤箱或电锅里一烤,便觉得美不可言。谁不知道烧饼油条只是脂肪、淀粉,从营养学来看,不构成一份平衡的食品。但是多年习惯,对此不能忘情。在纽约曾有人招待我到一家中国餐馆吃早点,座无虚席,都是烧饼油条客,那油条一根根的都很结棍,韧性很强。但是大家觉得这是家乡味,聊胜于无。做油条的师傅,说不定曾经付过二两黄金才学到如此这般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类文拓展 第13课 人物描写一组.docx
- 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类文拓展 第14课 小狗学叫.docx
- 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类文拓展 第10课 竹节人.docx
-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类文拓展 第26课 忆读书.docx
-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类文拓展 第5课 搭石.docx
- 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类文拓展 第8课 卖火柴的小女孩.docx
- 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类文拓展 第27课 一个粗瓷大碗.docx
-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类文拓展 第3课 桂花雨.docx
-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类文拓展 第15课 小岛.docx
- 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类文拓展 第9课 那一定会很好.docx
-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类文拓展 第12课 清贫.docx
-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类文拓展 第22课 四季之美.docx
- 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类文拓展 第16课 宇宙的另一边.docx
-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类文拓展 第14课 圆明园的毁灭.docx
- 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类文拓展 第23课 父亲、树林和鸟.docx
-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类文拓展 第10课 青山处处埋忠骨.docx
-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类文拓展 第9课 猎人海力布.docx
-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类文拓展 第17课 松鼠.docx
- 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类文拓展 第16课 田忌赛马.docx
- 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类文拓展 第19课 剃头大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