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题临安邸》是一首讽刺诗,它入木三分地讽刺了 、 的南宋统治阶级。 醉生梦死 苟且偷安 组诗。 己亥杂诗 己亥年,这里指1839年。 写于己亥年的一组诗。 理解诗题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朗读古诗,读准节奏。 hài shì yīn sǒu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比喻 理解诗意 ①生气:活力,生命力。这里指朝气蓬勃的局面。 ②恃:依靠。 ③风雷: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 ④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喑,沉默。 ⑤究:终究。 ⑥哀:悲哀。 诗意:中国朝气蓬勃的局面依靠的是风雷激荡的改革,人们不敢发表意见的局面实在让人心痛。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结合注释想象画面,理解“万马齐喑”的含义。提到“万马”,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场景?“万马齐喑”一词又让你想到了什么样的情景? 示例:一提到“万马”,我会想到万马奔腾、万马齐鸣的热闹、壮观的场面。 “万马齐喑”则让人想到死气沉沉的景象。那么多的马在一起却是沉默的,没有一个发出声音。 相关资料 1839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行将没落。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 根据当时中国的情况,你想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你此时的感受?诗人用哪个字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示例:悲愤难当 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自然界的统治者。暗指当政者。 振作,振奋。 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 期待人才辈出。 诗意: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局限于一种方式,让更多的人才降临世间。 相关资料 清朝的科举依旧是仿照前朝八股取士,但更注重对士人思想的防范。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端日渐暴露,特别是近代以后,科举制度更是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八股取士”成为禁锢人才的一道枷锁。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渴望优秀人才不断出现,变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愿望,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全诗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又憧憬未来、充满希望。 12 古诗三首 先自读这三首古诗,多读几遍,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熏香 乃父 学习生字 nǎi xūn 会认字 己亥 hài 抖擞 sǒu 恃宠而骄 shì 会写字 请结合注释理解三首诗的题目,说说你从题目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有什么疑问。 初读感知 点明了这首诗是父亲写给儿子的。 《题临安邸》 点明了诗歌是在哪里写的。 点明了诗歌的写作时间。 《示儿》 《已亥杂诗》 朗读古诗,思考: 1.这首古诗讲述了什么内容? 2.从古诗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示儿》 示 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朗读古诗,读准节奏。 nǎi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其诗多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 给儿子看 示儿 这首诗是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 理解诗题 死去元知万事空, 诗意:本来就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都没有了。 同“原”,本来。 一切事情。 理解诗意 只,仅。 国家统一。 诗意:只是悲伤没能(亲眼)看见祖国统一。 但悲不见九州同。 但悲不见九州同。 相关资料 1127年,北宋灭亡,南宋建立。公元1141年,宋、金达成绍兴和议,南宋放弃淮河以北地区,双方以淮河-大散关为界。此后,金国几度南下都未能消灭南宋,南宋数次北伐也无功而返,双方逐渐形成对峙局面。 奋斗一生,仍不见国家统一。 一个“悲”字,点出作者的遗憾。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南宋朝廷的军队。 不要忘记。 你们的父亲。 “北定”点出作者对定能收复失地的信心。 诗意: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诗歌前两句写对未见祖国统一的无穷遗恨,后两句写对统一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这首诗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前复杂的心理活动和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示 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读这首诗,要在悲伤遗憾中展现对祖国统一大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让我们带着对诗意的理解再次朗读诗歌。 朗读指导 这首诗是诗人的 。通过抒发自己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