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docxVIP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阅读 甘肃省兰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君子于役 《诗经·王风》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①至哉?鸡栖于埘②。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易其有佸③?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④。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注]:①曷:何时。②埘:鸡舍。下文“桀”是指鸡栖的木桩。③有佸:相会。④括:会合。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二章结构相似,跟《无衣》一样均采用了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来推进抒情。 B.“不知其期”与“不日不月”,都表明君子久役未归,两句连读,深化了情感。 C.诗歌第一章侧重抒发担忧、牵挂之情,第二章则侧重抒发相思、想念之情。 D.“如之何勿思!”“苟无饥渴?”结尾的感叹和疑问包含着对“君子于役”的无奈。 16.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作品是如何通过写乡村晚景来表达内心感受的? 甘肃省酒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注】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这首词作于淳熙十二年(公元1185年)前后,此时辛弃疾约45岁,贬官为民,闲居带湖。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饥鼠”“蝙蝠”形象地写出了词人半夜眼中所见,表明这是久已无人居住的破屋。 B.“屋上”二句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词人耳中所闻,屋外狂风暴雨,窗纸破烂,瑟瑟自语。 C.上阕四句语言平淡,运用白描手法,渲染出独居的环境氛围,为下阕抒情作了铺垫。 D.下阕“眼前万里江山”一句写出词人心中所思所想,表达对眼前大好河山的赞叹。 16.全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思?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甘肃省临夏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岳德敬提举①甘肃儒学 [元]赵孟頫 苦欲留君君不留,奋髯跨马走甘州。 功名到手不可避,富贵逼人那得休。 春酒葡萄歌窈窕,秋沙苜蓿饱骅骝②。 儒冠也有封侯相,万里归来尚黑头。 【注】①提举,元朝设置儒学提举司,掌管地方儒学。②骅骝,赤色骏马。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首联炼字精妙,“苦”字表达了诗人挽留友人时的痛苦,奠定了诗歌的抒情基调。 B. 诗歌颔联直抒胸臆,运用否定和反问句式,展现了岳德敬“跨马走甘州”的豪迈之情。 C. “儒冠也有封侯相”,与曹操《短歌行》中的“青青子衿”一样,都运用了借代手法。 D. 尾联的“归”与首联的“走”形成呼应,既表达了惜别之情,也表达了对朋友的勉励之情。 16. 请简要赏析诗歌的颈联。 甘肃省部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枕上作① 陆游 萧萧白发卧扁舟,死尽中朝旧辈流。 万里关河孤枕梦,五更风雨四山秋。 郑虔②自笑穷耽酒,李广何妨老不侯。 犹有少年风味在,吴笺着句写清愁。 [注]①这首诗写于宋宁宗庆元六年,这时陆游七十六岁,被罢官闲居家中已多年。②郑虔:唐玄宗时士人,文才很高,其诗、书、画被玄宗赞为“三绝”;但生活贫困,嗜酒如命。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夜卧扁舟,想起万里关河,产生无限豪情,表现了他爱国的一面。 B.五更时分,群山上浓重的秋意和船外紧密的风雨更烘托了诗人的伤感。 C.颈句中“自笑”和“何妨”为诗眼,表现了诗人自我宽慰的坦荡心胸。 D.“卧扁舟”紧扣诗歌标题,下启颔联的孤枕之梦,诗歌脉络十分清晰。 16.这首诗尾联中的“清愁”一语包含诗人的哪些隐约难言的愁绪?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甘肃省兰州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5—17 题 临江仙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①东坡:在湖北黄冈县东。苏轼谪贬黄州时,友人马正卿助其垦辟的游息之所,筑雪堂五间。 ②营营:周旋、忙碌,内心躁急之状,形容为利禄竟逐钻营。 ③縠纹:水面上的水波细纹。 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阕首句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寄情于纵饮的心境。 B.“归来仿佛三更”句,一方面表明作者回寓所的时间之晚,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了作者当时酒醉的情态。 C.上阕后三句写家童已鼻息如雷导致作者无法进门,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