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14-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06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原卷版).docVIP

十年(14-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06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原卷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录 TOC \o 1-3 \h \z \u 考点01 辛亥革命 1 考点02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14 (按住Ctrl,点击目录里的考点,可直接跳到对应考点) 考点01 辛亥革命 1.(2023年全国甲卷)清末,陈去病在《论戏剧之有益》一文中说:“此其奏效之捷,必有过于劳心焦思,孜孜矻矻以作《革命军》《驳康书》《黄帝魂》《落花梦》《自由血》者殆千万倍。”他号召青年人投身戏剧。这反映出(???) A.传统戏曲的演出逐渐衰落 B.戏剧开始由愉悦达官显贵转向民众 C.戏剧成为宣传革命的手段 D.反清书籍宣传革命思想的作用弱化 2.(2023年新课标卷)1910年,长沙爆发抢米风潮。具有地方议会性质的湖南谘议局致电军机处,请求朝廷撤换处置失当的巡抚,谘议局议长和士绅联名致电湖广总督瑞澂。瑞澂认为该士绅等“迹近干预”,上奏朝廷:“巡抚乃系疆臣,用舍尤应钦定。”这表明(???) A.新政强化了清廷权威 B.谘议局架空了督抚权力 C.地方势力控制了官场 D.士绅阶层民主意识增强 3.(2023年浙江卷1月)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据载,宋教仁曾谓:“改总统制为内阁制,则总统政治上之权力至微,虽有野心者,亦不得不就范。”下列各项中,与宋教仁限制总统权力意图相吻合的是(???) ①临时大总统代表政府总揽政务②临时大总统统帅全国陆海军队 ③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并可弹劾临时大总统④临时大总统发布命令须由国务员副署才能生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022年重庆卷)晚清时期,歌谣体童蒙读物《最新妇孺唱歌书》中写道:“万国通商口岸通,铁车轮舶疾如风。洲名澳亚欧非美,人种棕黄黑白红。世界群推老帝国,舞台谁是主人翁。诸君准备新人格,革命风潮逼远东。”这首歌谣(???) A.可能出现于洋务运动中 B.反映出国人抛弃了改良道路 C.可能是立宪派的宣传品 D.反映出清末西学东渐的深化 2.(2022年天津卷)我国很多省份出版过论述20世纪初某一历史事件的著作,其核心内容包括各省革命团体的民族民主革命宣传活动、武装斗争和各地新政府的建立等。这些著作主要反映了(???) A.义和团运动的社会影响 B.辛亥革命的发展特点 C.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作用 D.五四运动的重要意义 3.(2022年江苏卷)1911年刚过暑假,正在中学读书的茅盾发现,学校里的许多教员剪了辫子,变成了光头。他们捧着古书,让人嗅不出“半丝半毫的种族思想,或民权思想的味儿”,是“真人绝对不露相的”。这里的“光头”体现了(???) A.腐儒的趣味 B.智者的个性 C.青年的时尚 D.革命的态度 4.(2022年湖北卷)下图是近代一位青年寓居天津期间的元旦日记,箭头所指的方框内文字(???) A.流露出对社会嬗变的失落情感 B.反映了帝制到共和的时代变化 C.展现民国元年元旦的社会景象 D.表达作者投身革命的坚定立场 5.(2022年广东卷)清末《游学译编》上刊登的《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云:“向之极可慕恋之科举的虚荣者,今已为蕉梦矣。而出洋学成,量与出身,已见明谕,宦达之路、利禄之路、学问之路、名誉之路,胥于是乎在。”这反映了当时 A.出洋留学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落第士人成为官派留学生主要来源 C.新政改革加快了社会结构变动 D.科举停废改变了国人的中西体用观 6.(2022年辽宁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儒家教育倡导学生游学,“以广其闻见”。至清末,很多新式学堂注重以日本为师”,同时糅合德、法、英、美的教育理念,在学生心智、体育教育方而进行制度化设计,其中“远足会”是比较通行的活动。 1907年9月,湖州的各个中小学堂组织了一次“远足会”,各数员分队督率自己学校的学生,“且步且歌,声容步伐,颜见整齐”。同年,山阴县学堂举行“远足会”,“与地理、历史、物理上有关系者,无不留心考察”。学生们在“远足会”之后,还要写“远足记”。有学生写道:“经过烽火墩,登其,觉空气清新,百倍于寻常”;还有学生在远足上海法租界后写道:“上海乃吾国之土地……租界之权,皆为外人所管辖,反客为主。名为租界,实与割地无异”。 ——摘编自李成晴:《远足:清末新式学堂的师生“从游”》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远足会”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远足会”的作用。 7.(2022年浙江卷1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中期以来,儒学的研习和传播面临新的严峻挑战。传统经学若不脱胎换骨,其发展便会遭遇很大困难。为此,有学者大声疾呼:复兴儒学,直接孔孟“道统”。自宋初开始,众多儒家学者致力于儒学经典的重新诠释。他们在排拒佛、道的同时,融合佛、道思想,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就宇宙本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293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