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pdfVIP

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材料可以用于研究( ) A.打制石器变为磨制石器 B.原始农耕工具和技术 C.男耕女织生产模式出现 D.铁制农具的普遍推广 2.西汉《二年律令》规定:“盗铸钱及佐者,弃市。同居不告,赎耐(缴纳财物赎罪)。 正典、田典、伍人不告,罚金四两。”据此说明当时( ) ①用法律管理货币 ②司法中实行连坐制 ③维持盐铁官营局面 ④用儒家思想解释 法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东汉光武帝变革了中枢机构。《后汉书•仲长统传》记载,光武帝“虽置三公,事归台 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这一变革起到的作用是 ( ) A.提升了内阁的职权 B.提高了中朝的地位 C.加强专制集权统治 D.加强边疆地区管辖 4.2020年,在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出土了许多汉代简牍和封泥,如图是其中一枚封泥, 上面文字为“滇国相印”。该文物能证明( ) ①汉朝加强“河西四郡”管辖 ②史籍记载的古滇国确实存在 ③中原制度文化影响云南地区 ④汉代对西南地区的有效治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唐太宗平定突厥后,“列置州县”,任命少数民族首领为都 督府的都督、刺史,都督“皆得世袭”,并规定这些州县“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由都 试卷第1页,共10页 督负责管理。这说明唐朝实行的措施是( ) A.典客管理民族事务B.羁縻政策 C.设宣政院管理西藏D.改土归流 6.史籍记载:“凡军民土庶诸色户计,所在官司不务存心抚治,以致军民困苦,或冤滞 不为审理,及官员侵盗欺诳、污滥不法,若此之类,肃政廉访司、监察御史有能用心纠 察,量加迁赏。”史料可用于研究( ) A.秦朝御史大夫的职权 B.西汉依据才德察举官员 C.元朝监察官员的职权 D.清朝落实“圣谕十六条” 7.下列史料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明朝万历年间编写的 《万宝全书》第2卷 《天下便览路程》中详细介绍了全国6条 水路、12条旱路的情况,第26卷 《客商规略》中介绍了各地的物产、物价、饮食服务 等。类似书籍在 明中叶刻印甚多。对此历史现象解释准确的是( ) A.政府规范了驿站的管理 B.科举选官机制更加完善 C.活字印刷技术普遍推广 D.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9.《清史稿》记载,雍正初年,“令各省将丁口之赋,摊入地亩输纳征解,统谓之‘地丁’…… 自 后丁徭与地赋合而为一,民纳地丁之外,别无徭役矣”。此举措史称 ( ) A.“编户齐民” B.“大索貌阅” C.“纳庸代役” D.“摊丁入亩” 10.清末新政期间,鉴于“游学者甚众”,清政府抓紧制定留学生政策,先后颁布《奖励 游学毕 业生章程》等,宣布给留学归国人员以正途出身 (即等同于科举考试及第)。据 此能说明晚清政府 ( ) A.学习引进西方工厂制度 B.颁布维新变法诏令 C.建立留学毕业生选官制 D.正式废除科举制度 11.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先后颁布了《公务员任用条例》《考试法》《公务员任用法》 等一系列法规。这说明当时 ( ) A.实行责任内阁制度 B.标志文官考试思想形成 C.建立起公务员制度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