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目录
TOC \o 1-3 \h \z \u 考点01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1
考点02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14
考点03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31
(按住Ctrl,点击目录里的考点,可直接跳到对应考点)
考点01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1.(2023年新课标卷)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
A.公共墓地出现 B.农业的产生 C.贫富分化加剧 D.文字的使用
2.(2023年山东卷)私有财产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下列与陶器相关的考古发现中,可以用来作为私有财产已出现证据的是(???)
A.遗址出土有陶器和较多陶器碎片
B.多人合葬墓随葬品有陶钵、陶罐、骨器等
C.单人墓随葬品有陶器、石磬、玉钺等百余件
D.陶器上绘有丰富多彩的几何图案和动植物纹样
3.(2023年湖南卷)湖南澧县城头山古城遗址距今约6000年,是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城址。城址内外发掘出大片房屋建筑遗迹,多座陶窑,以及中国迄今已知最早的祭坛和古稻田。这说明(???)
A.城市是最早出现的人类文明要素 B.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C.古城先民已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 D.遗址所处时代已迈入阶级社会门槛
4.(2023年浙江卷1月)2019年7月,中国“良渚古城遗址”被列人《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代表了五千多年前中国史前稻作文化的伟大成就,也是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典范,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下列关于良渚古城遗址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属于夏文化的遗存②已有私有制产生的实证
③出土了精美的玉器④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23年湖北卷)象形文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创字时的生态环境、经济生活和思想观念等。下表是“农”字的演变历程,其创意是在树木众多的地方以蜃(蚌壳)制工具从事劳作。“农”字的创制可反映当时(???)
A.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 B.渔猎采集的劳动方式
C.形神兼备的书画艺术 D.原始农耕的生产状况
6.(2023年浙江卷6月)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龙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广泛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等地区。该文化的代表器物是(???)
A.黑陶 B.彩绘陶器 C.玉器 D.骨器
7.(2023年新课标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华文明在五千多年不间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融汇各地域文化的涓涓细流,内涵不断丰富,影响逐渐扩大,形成“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气象。
选择一个地域,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以具体史实阐述该地域对于中华文明发展的贡献。(要求:选择的地域与史实须相互吻合,表述清晰,观点正确)
8.(2023年北京卷)黄河——“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材料一??中国古人通过祭祀表达对黄河的敬畏。据甲骨卜辞记载,殷人每年多次举行黄河祭祀,以求雨、求丰年等。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诸侯也常常祭祀黄河,以结盟、立誓或祈求战争胜利等。
材料二????
1903年
邹容在《革命军》中写道:“沿万里长城,登昆仑,游扬子江上下,溯黄河,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
1910年
革命派《民声》杂志发表组诗《爱之歌》,其中《黄河》篇写道:“吾族受此河流赐,产出一部民族志。”
1923年
李大钊在《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中写道:“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
1937年
国共两党代表在黄河边同祭黄帝,毛泽东亲撰祭文,“胄衍祀绵,岳峨河浩”“民族阵线,救国良方”。
1938年
《民族诗坛》发表诗歌《黄河》,诗中写道:“黄河!你这中华国族的母亲,现在你再也不能安睡,东方吹动了号角,杀声震变了天地。”
1939年
《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首演,“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歌声激起热烈反响,迅速传唱到各根据地和抗日前线。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说明中国古代重视祭祀黄河的原因。
(2)20世纪上半叶,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其时代内涵不断丰富。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予以说明。
1.(2022年天津卷)考古研究表明,在今渤海至泰山之间的海岱地区出土了具有代表性的鬻、觚等陶质酒器,这种器型的酒器后来也出现在五帝后期中原地区文化遗址中。这可用于说明(???)
A.良渚文化的传承 B.红山文化的传承
C.龙山文化的传承 D.巴蜀文化的传承
2.(2022年北京卷)近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西国字山发现了战国中期的大型墓葬。该墓葬具有突出的越文化特征,同时又有楚文化和江淮文化等文化因素,墓葬形制也与中原墓葬有相似之处。此考古发现(???)
A.印证了“春秋五霸”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专题11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解析版)-十年(14-23)高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doc
- 专题11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原卷版)-十年(14-23)高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doc
- 专题12 抛体运动(一)(解析版)-十年(14-23)高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doc
- 专题12 抛体运动(一)(原卷版)-十年(14-23)高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doc
- 专题13 抛体运动(二)(原卷版)-十年(14-23)高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doc
- 专题14 圆周运动(一)(解析版)-十年(14-23)高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doc
- 专题14 圆周运动(一)(原卷版)-十年(14-23)高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doc
- 专题15 圆周运动(二)(解析版)-十年(14-23)高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doc
- 专题15 圆周运动(二)(原卷版)-十年(14-23)高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doc
- 专题16 万有引力与航天(一)(解析版)-十年(14-23)高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doc
- 十年(14-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02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解析版).doc
- 十年(14-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02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原卷版).doc
- 十年(14-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03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解析版).doc
- 十年(14-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03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原卷版).doc
- 十年(14-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04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原卷版).doc
- 十年(14-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06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解析版).doc
- 十年(14-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06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原卷版).doc
- 十年(14-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07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解析版).doc
- 十年(14-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07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原卷版).doc
- 十年(14-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 专题08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解析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