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舱中的现代近代诗人朱自清创作的新诗
01作品原文文学赏析作者简介创作背景名家点评目基本信息《小舱中的现代》是近代诗人朱自清于1922年7月30日创作的一首新诗。全诗四节,第一节很像小舱中的速写,通过记录小舱中拥挤的商贩们的喧嚣声,展现社会的一角;第二节写这些人实际都是城市贫民;第三节写作者的观感;第四节画龙点睛,作者说自己也是参战的一员,并且从这小舱的一幕,认识了窒息的现代。全诗通篇用现代口语写成,不雕琢,不修饰,显得自然素朴,通俗生动。
作品原文
作品原文小舱中的现代“洋糖百合稀饭,三个铜板一碗,那个吃的?”“竹耳扒,破费你老人家一个板;只当空手要的!”“吃面吧,那个吃饺面吧?”“潮糕要吧?开船早哩!”“行好的大先生,你可怜可怜我们娘儿俩啵——肚子饿了好两天罗!”“梨子,一角钱五个,不甜不要钱!”
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在二十年代初,中国新文学已经引进了西方文学理论,对朱自清这样一些作家的创作有积极的影响。文学研究会倡导的写实主义(现实主义)是进步的理论。在当时,许多作者对现实主义的本质是通过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真实地反映生活,还没有明确的认识,因而还不善于在创作实践中区别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这首诗作于1922年7月30日。这时,朱自清已经是文学研究会的一员,与文学研究会的其他作家一道,提倡“为人生的艺术”和写实主义文学。这首诗是他的创作实践之一。 ?
文学赏析
文学赏析这是一首取材于现实以揭露人生真象的诗篇。诗作生动地描绘了轮船未开航前,小贩们竞相叫卖的景象,一个个争先恐后,喧嚣挣扎,一片嘈杂混乱跃动在字里行问。朱自清一向主张对描写对象要作缜密的审察,事事物物都要拆穿来看,于“平淡的日常生活”中,发现“独得的秘密”。在这首诗中,他就高明地攫住各种各样贩卖者的叫嚣声,予以组合排列,构成鲜明的立体画面,展现了各种人的表情,并又从中挖掘这些“畸形的人形”的“畸形”心理。于是,在诗人想象力的催化下,轮舱“尺来宽”的过道,陡然化成一片战场:小贩们就是“战士”,乘客们则成了“敌人”,他们的“叫嚣”就是“杀杀的呼喊”,他们的“顾盼”,透出“索索的颤抖”,他们的“招徕”,就是“受伤的挣扎”。在诗人的感觉中,他们“掠夺的贪婪,对待的残酷”,“也正和在沙场上兵们间一样”。可见诗人是多么敏锐地去观察生活,大胆地拆穿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的复杂关系。这样,一幅可怜的为生存而相互争夺的血泪人生情景,在航船一隅豁然展开了,人们终于在那溷浊而紧张的气氛中,“悄然认识了那窒息着似的现代”。这种于平淡生活中显示怵目惊心景象,于微小镜头之中展现广阔的社会内容,穿透表面。深入底里,正是朱自清艺术创作的特色之。这也充分地反映了诗人深邃的生活观察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朱自清注重形象思维,强调“作文便是以文字作画”。他对芸芸众生为生存而竞争的言行,是既厌恶又同情的,但诗中并没有丝毫抽象的表述,而是把自己的观感融注于鲜明的画面里,把理性的认识蕴蓄在可感的具体形象之中,让读者自己思而得之。在语言上,这首诗通篇用现代口语写成,但具体分析又有所不同。
名家点评
名家点评中国诗经学会会长夏传才:作者在这首六十六行诗里,真实地展现了二十年代初中国社会经济凋敝、贫穷落后的缩影。(《朱自清名作欣赏》)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孝全:全诗通篇用现代口语写成,那开头小贩的种种叫卖,均撷取于劳动者的生活用语,不雕琢。不修饰,一切都显得自然素朴,通俗生动。诗篇形式自由,不讲格律,不拘长短,以自然语气形成自然节奏,押大致的韵,加上叠字叠句、复沓排比的运用,使音律十分协凋,读来琅琅上口。(《新诗鉴赏辞典》)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刘泰隆、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孝全:这首诗艺术上的成就还表现在它通篇是用现代口语写的,那开头小贩的种种叫卖,完全摘取于劳动人民的生活用语,一切都显得十分自然素朴,通俗生动。诗篇的节奏紧凑,押大致的韵,音调也很优美。在当时封建复古主义者疯狂攻击白话新诗时刻,诗人以“行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入诗,本身既是抗争,也是创造,象这样灵活地运用通俗口语生动地反映现实生活的诗篇,在当时诗坛上是极为难得的。(《朱自清作品欣赏》) ?深圳大学文学院院长郭杰:《小舱中的现代》则描绘了那些重压之下痛苦挣扎、呻吟的下层劳动人民。一个航行中狭小的轮舱成了争抢生存的战场,朱自清通过对船上各种下层百姓为生计做出的各种努力,反映了旧中国经济的凋敝,穷贫百姓遭受的苦难。(《图文本·中国文学史话·现当代文学》) ?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文学研究会”的早期成员,现代散文家、学者。原任清华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转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在抗日民主运动的影响下,政治态度明显倾向进步。晚年积极参加反帝民主运动。他的散文,结构严谨,笔触细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