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_T 2060.1-2011辣椒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 第1部分:辣椒抗疫病鉴定技术规程.pdf

NY_T 2060.1-2011辣椒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 第1部分:辣椒抗疫病鉴定技术规程.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5.020.01B 15NY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2060.1—2011辣椒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第1部分:辣椒抗疫病鉴定技术规程Rules for evaluation of pepper for resistance to diseases-Part 1 : Rule for evaluation of pepper for resistance to phytophthora blight2011-09-01发布2011-1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3发布 NY/T 2060.1—2011前言NY/T2060《辣椒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分为5个部分:第1部分:辣椒抗疫病鉴定技术规程;-第2部分:辣椒抗青枯病鉴定技术规程;第3部分:辣椒抗烟草花叶病毒病鉴定技术规程;第4部分:辣椒抗黄瓜花叶病毒病鉴定技术规程;第5部分:辣椒抗南方根结线虫病鉴定技术规程。本部分为NY/T2060的第1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本部分由全国蔬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67)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杨宇红、谢丙炎、冯兰香、杨翠荣、龚慧芝、振川、陈国华。 NY/T 2060.1-2011辣椒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第1部分:辣椒抗疫病鉴定技术规程1范围本部分规定了辣椒抗疫病鉴定的术语和定义、接种体制备、室内抗性鉴定、病情调查、抗病性评价以及鉴定记载表格。本部分适用于各种辣椒(CapsicumannuumL.)资源对疫病抗性的室内鉴定及评价。2术语和定义NY/T1857.4一20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 1辣椒疫病pepperphytophthorablight由辣椒疫霉(PhytophthoracapsiciLeonian)所引起的植株地上部茎叶凋菱、近地面茎部或分叉处变褐、果实腐烂等症状为主的辣椒病害。3疫病菌接种体制备3.1病原物分离从发病植株叶片、茎基部或分枝处及病果的典型病斑上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疫病病原物。分离物经形态学鉴定确认为辣椒疫霉(phytophthoracapsiciLeonian)后,进行分离物纯化,经致病性测定后,保存备用。3.2生理小种鉴定对用于抗病性鉴定接种的病原分离物进行生理小种的鉴定,鉴定方法参见附录A中A.2。3.3接种体繁殖和保存3.3.1接种体的繁殖依抗病性鉴定目的确定接种的具体小种。在接种前进行病原物接种体的繁殖。常用的繁殖方法为:将辣椒疫霉病菌接种在燕麦或V8培养基上,于25℃士1℃下培养7d,在28℃士1℃下日光灯照射48h以诱发孢子囊。待培养基平板上产生大量孢子囊后加入无菌水,用玻棒或毛笔刮动平板培养基表面收集菌丝和孢子囊。将收集的培养物置于5℃下30min,然后置于室温(20℃~24℃)下3h以诱发游动孢子的形成和释放。两层纱布过滤后即得孢子悬浮液。然后用蒸馏水稀释滤液至所需接种浓度。3.3.2病原物保存将辣椒疫霉病菌接种于燕麦斜面培养基上,在25℃的恒温箱中培养7d后,置4℃~8℃冰箱内保存;或在斜面上加一层灭菌矿物油(超过斜面顶部1cm),置冰箱或室温下保存。3.3.3培养基制备燕麦培养基:燕麦片30g,琼脂20g,蒸馏水1000mL。将燕麦片加入600mL蒸馏水中,制成匀浆,加热至45℃~50℃,然后加人已溶化琼脂的另400mL蒸馏水,高压灭菌(121℃,30min)。V8培养基:V8蔬菜汁100mL、碳酸钙0.2g、琼脂20g、去离子水900mL,高压灭菌(121℃,20min)。1 NY/T 2060.1—20114室内抗性鉴定4.1鉴定室人工接种鉴定室应具备人工调节温度、湿度及光照的条件,使人工接种后具备良好的发病环境。4.2鉴定设计鉴定材料随机排列或顺序排列,每份鉴定材料重复3次,每一重复10株苗。4.3鉴定对照材料设PI201234辣椒品系为抗病对照品种,茄门甜椒为感病对照品种。4.4鉴定材料育苗鉴定种子在10%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浸种5min~10min,清水冲洗后置于恒温培养箱中28℃催芽,播种于育苗钵内。育苗基质为草炭、蛭石和菜田土(2:1:1),经高温蒸汽灭菌(134℃,30min)。在日光温室里育苗,室内温度为20℃~25℃。每钵一苗,所有幼苗应生长健壮、一致。4.5接种4.5.1接种时期接种时期为第6片真叶展平期。4.5.2接种浓度接种悬浮液的浓度为103个游动孢子/mL。4.5.3接种方法接种采用灌根接种法。接种前浇透水,距每一植株茎基部1cm~1.5cm处注入3mL接种悬浮液,注意不要使菌液直接接触植株根茎部。4.5.4接种后管理接种后将植株置于25℃~28℃的鉴定室内,每天光照10h~12h,接种期间适时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