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N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1293--2003国境口岸蜱类监测规程Code of surveillance for ixodoidea at frontier port2003-08-18 发布2004-0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SN/T 1293-2003前言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 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 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吉林出人境检验检疫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邵春棋、刘洪文、樊德海、李长升、张宝森、杨益民、崔世全。本标准系首次发布的出人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I
SN/T 1293--2003国境口岸蜱类监测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国境口岸蜱类监测的内容、方法、标本的保存与制作。分类鉴定、统计分析及监测报告。本标准适用于国境口岸蜱类监测。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 1蜱类 ixodoidea种医学媒介生物,属于蛛形纲蜱螨目。2.2蜱种群组成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of ixodoidea某一生境内蜱类的种的构成。2.3季节消长 ebb and grow with season of ixodoidea--年内蜱类数量的季节变化。3准备工作3. 1成立监测小组监测小组由二至五人组成,由其中一名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人员固定,中途不得更换。3.2制定监测方案监测方案包括监测内容、方法、时间、程序。3.3 确定监测样地依据国境口岸的地理景观特征,选择有代表性的生境和场所作为监测样地。3. 4 确定监测时间监测时间自蜱类出现活动开始至蜱类活动消失结束。每旬监测一次,在每旬第五日进行。3.5物品准备3.5.1现场监测用具白绒布旗、长柄汤勺、白纸、白瓷盘、白布袋、木杆、镊子、玻璃管、指形管等。3.5.2标本制作及鉴定用具显微镜、解剖镜、载玻片、盖玻片、解针、70%乙醇、加拿大胶、10%氢氧化钠、铅笔、标签、标本盒及其他用品。3.5.3个人防护用品裤褂相连的工作服、手套、长袜、长靴、帽;苯二甲酸二甲酯或驱蚊灵等其他驱避剂。4监测程序4. 1 监测内容国境口岸蜱类监测内容如下:蜱类的种群组成;1
SN/T 1293-—2003蜱类季节消长;地理环境、气象因素的描述和观測。4.2监测方法4.2.1布旗法在野外各种生境中采集蜱类的方法见第A.1章。4.2.2宿主体上采集法宿主动物体寄生蜱类的采集方法见第A.2章。4.2.3宿主动物巢穴采集法宿主动物巢穴蜱类采集方法见第A.3章。4.3现场监测4.3.1环境和气象观测内容详尽描述监测样地的小气候环境和植被特征;-记录当时的温度、相对湿度、海拔高度、风速;一一地区性气象数据以当地气象部门的气象资料为准。4.3.2蜱类季节消长采用布旗法,按照“定人、定点、定时”的原则进行监测。4.3.3蜱类种群组成采用布旗法、宿主体采集法和宿主动物巢穴采集法采集蜱类。4.3.4现场标本处理将采获的蜱标本装人玻璃管或塑料管内,记录采集时间、生境、场所、宿主体、巢穴,带回实验室。4.3.5填写记录表每次监测结束后,详细填写记录表格(参见表B.1、表B.2);地区性气象资料(参见表B.4),从当地气象部门索取。5 标本保存与制作标本保存及制作方法见附录C。6分类鉴定在显微镜或解剖镜下对采获的蜱类进行分类鉴定,参见表B.3记录各种蜱的数量。7统计分析7.1资料整理年度蜱类监测结束后,把各种监测记录资料进行整理和技术统计分析。7.2种群组成根据蜱种鉴定结果确定蜱类种群组成及优势种群。7.3季节消长根据每次监测结果整理该国境口岸年度蜱类季节消长资料。8监测报告根据年度蜱类监测结果,汇总有关数据、资料,撰写该国境口岸本次蜱类监测总结报告。主要有以下内容:蜱类种群组成和季节消长的监测结果:分析影响蜱类的环境因素;-向主管部门提出蜱类控制和疾病监测意见和建议。-2
SN/T 1293—2003附录A(规范性附录)蜱类采集技术A.1布旗法以1m见方的白绒布,对边各缝成筒状,当中贯以木杆,在一边木杆的两端系一线绳。拉蜱时手持白绒布旗伸向一侧,使布旗平铺于草地上,匀速缓步向前走,随时观察收集布旗上的蜱类。将采获的蜱类装人直管内。每旬监测一次,每次监测在 9 h~16 h间进行,每次三人同时布旗1h,以平均只数/人工布旗小时计算密度。A.2 宿主体上采集法将捕获的小型哺乳动物(啮齿类、食虫类等)置于密封的白布袋内带回实验室经麻醉处死后用小镊子拨开体毛,沿毛根推进检查全身采取蜱类,在采集宿主动物体的寄生蜱类时,轻轻摇动,然后顺势摘下。每次选定五头牛或十头羊为宿主动物,半月监测一次,以平均只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NY 687-2003天然橡胶加工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pdf
- NY_T 2711-2015草原监测站建设标准.pdf
- NY_T 2276-2012制汁甜橙.pdf
- QB 2664-2004搪瓷浴缸.pdf
- QC_T 950-2013汽车座椅加热垫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NY_T 1708-2009水稻褐飞虱抗药性监测技术规程.pdf
- YDT 1187-2006ADSL/VDSL分离器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pdf
- SN_T 4649-2016瓜蔓枯病菌检疫鉴定方法.pdf
- QC_T 967-2014汽油机进气道喷射式喷油器.pdf
- QB_T 5385-2019具有摆轮游丝振荡系统的时钟.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