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综合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docxVIP

广东省惠州市综合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省惠州市综合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句子默写 1.默写古诗文。 (1)此中有真意,_____。(陶渊明《饮酒》) (2)微动涟漪,_____。(欧阳修《采桑子》) (3)____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4)白头搔更短,_____。(杜甫《春望》) (5)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崔颢《黄鹤楼》) (6)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李清照《渔家傲》) (7)请把《赤壁》默写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字词书写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定格在人们的镜头里,juān kè( )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2)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xuān xiāo( )的歌声。 (3)疏林薄雾,农舍田畴,chūn hán liào qiào( ) (4)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zhāng mù jié shé( )。 三、选择题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摄影家们斟酌着光和影,摄出称心满意的照片。 B.他架子很大,无论走到哪儿,周围都簇拥着一群人。 C.他总是怀着诚惶诚恐的心情,小心翼翼地处理一切事务。 D.经过数月的修缮,佛寺已整修完毕,整座庙宇看上去古朴庄严、惟妙惟肖。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学生能否自觉抵制不良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良好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删去“否”) B.如何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减慢人口增长,维持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平衡,这是摆在国家面前的重大课题。(将“维持”改为“保持”) C.经过心理老师的帮助,才使他走出了自卑的阴霾,状态有了明显的好转。(去掉“才使”) D.省疾控中心在会议中作出指导,实施和制订了各大医院的防疫计划。(将“实施”和“制订”对调) 四、综合性学习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 我国主要接种的新冠疫苗是全病毒灭活疫苗,具有国际通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判标准。提高疫苗的接种率,逐步建立群体免疫,是阻断新冠疫情蔓延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材料二】 新冠灭活疫苗接种后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构成比 症状 发生数(人次) 不良反应发生率(%) 构成比(%) 疼痛 1175 0.24 64.81 硬结 160 0.03 8.83 肿胀 250 0.05 13.79 皮疹 38 0.01 2.10 红晕 111 0.02 6.12 搔痒 79 0.02 4.36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图表信息。 (2)李阿姨担心疫苗的安全性不愿意接种疫苗。请你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劝说她尽早接种疫苗。 五、名著阅读 6.学习纪实性文学作品的写实。 (1)在表格中填入合适的选项,使得人物和原著语句相符,并概括人物的共同之处。 人物 原著语句 共同之处 毛泽东 ① ③ 彭德怀 ② A.忽然间,他们两个都扑向一只在蜡烛旁边僵蒌的飞蛾欢呼起来……他揭开一本书,把这片彩色的翅叶夹了进去。 B.他像一个兔子一样地跳着跑开了,到山顶的时候他远超过了我们一行人。又有一次,当我们骑马行着的时候,他又叫出了同样的一种挑战。 (2)作为纪实作品,谈谈《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怎样体现材料的真实性的。 六、对比阅读 7.阅读下面【甲】【乙】两个语段,完成问题。 【甲】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行拂乱其所为 ②而后作 ③衡于虑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①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②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乙】 《书》①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②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③,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节选自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注释】①《书》:指《尚书》。②其:指后唐庄宗李存勖。③数十伶入困之,而身死国灭:李存勖灭梁以后,骄傲自满,宠信乐工、宦官,李嗣源谋反,李存勖中流矢而死,李嗣源继皇帝位。 (3)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斯是陋室 B.智勇多困于所溺/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为天下笑/行拂乱其所为 D.岂独伶人也哉/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 (5)围绕“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话题,【甲】文提出了什么观点,而【乙】文中的哪句话也印证了【甲】文中的这个观点?【乙】文中哪句话阐明了要防

文档评论(0)

中高考语文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15年深耕,专注全国各地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