蛭弧菌及其在水产养殖业的应用.docx

蛭弧菌及其在水产养殖业的应用.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蛭弧菌的生物学名称为噬菌蛭弧菌。蛭弧菌是一类专门捕食细菌的寄生性细菌,具有独特的裂解细菌的生物学特性,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裂解水体中的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志贺氏菌属(Shiglla)、这形杆菌属(Proteus)、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欧文氏菌属(Erwina)、弧菌属(Vibri)等属的种类,可将致病菌限制在较低水平上,同时还可有效地控制养殖水体的COD、硫化物和氨氮存留量,因此,利用其这一特性作为水产养殖水体的生物化物和“活性抗生素”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对开拓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防治新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蛭弧菌的生物学 蛭弧菌的分布与分类 国外学者Setlp和Pong分别从土壤中分离到蛭弧菌;Schoeffielda和Williams、呼兰、崔思列、马志宏等人也分别从海水、河水、人粪便及污水中发现有蛭弧菌。张宗诚、余倩等等人对成才地区蛭弧菌的分布及数量进行了调查,发现蛭弧菌普遍存在,且指出蛭弧菌的数量主要与立体的温度和受污染程度有关。上述研究证明蛭弧菌普遍存在和广泛的分布状态,这为蛭弧菌的分离提取提供了可能。 蛭弧菌的分类在伯杰氏(Bergey’s)细菌鉴定手册中提到,属于薄壁菌属、共有四种:噬菌蛭弧菌(Bdellovibriobacteriouorus简称Bd菌)、斯托普弧菌(Bd.stolpii)、斯塔尔蛭弧菌(Bd.starrii)和一种未命名的海水菌株。 蛭弧菌的形态特征 蛭弧菌具有一般细菌的特性,较一般细菌小,能通过过滤器,有类似噬菌体的作用。革兰氏染色阴性,单细胞,呈弧状或杆状,大小为(0.3?0.6)umX(0.8?1.2)um,或仅为杆菌长度的l/3?l/4。胞浆中常可观察到致密小体,长约150nm?300nm,宽为70nm?120nm,呈片状结构。核区非常明显,周围包绕着数个核糖体颗粒。在蛭弧菌中还可以见到间体及其他许多内含物质,端生鞭毛,多为l根。有的在另一端生有一束纤毛。水生蛭弧菌的鞭毛还具有鞘膜,是细胞壁的延伸物,并乌黑有鞭毛丝状体,故比其它细菌的鞭毛粗3倍?4倍。蛭弧菌的鞭毛基部没有类似于其它革兰氏阴性鞭毛基部所具有的L环结构。细胞中蛋白质量可占干重的60%?65%,DNA含量5%,从自然界分离的都呈依赖寄生型,与宿主细胞间常表现出一定的特异性,但有的特异性较差,能侵入多种细菌。 普遍证实蛭弧菌在适宜宿主上形成噬菌斑的pH为5.5?9.0,最适pH为7?8。蛭弧菌对热敏感,50°C以上时,30分钟失去活性;40°C时30分钟活性减少一半。在4°C?37°C条件下都有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5C?30C,为一类嗜中温性细菌。蛭弧菌在死菌中形成噬菌斑数是活菌的35倍?290倍。 蛭弧菌的宿主 l999年,杨淑专等人研究了海洋蛭弧菌对对虾病原菌和其他寄主的寄生作用,表明蛭弧菌不仅对各种弧菌、气单胞菌、邻单胞菌都有裂解作用,且对非海洋细菌如大肠杆、绿脓杆菌也有裂解作用,甚至对革兰氏阳性菌如枯草杆菌和金色葡萄球菌也能裂解。 蛭弧菌对鱼类常见致病菌裂解作用及对鲤鱼嗜水气单胞菌预防效果的研究也进一步证明了蛭弧菌对致病菌的裂解能力明显大于非致病菌,且肠道病病原菌更易裂解。Pineiro等人对蛭弧菌的宿主范围进行了研究,已证实蛭弧菌对沙门氏菌属、志贺氏菌属、这形杆菌属、埃希氏菌属、欧文氏菌属、弧菌属中的众多种类均有很强的裂解能力。 (四)蛭弧菌的生活周期与生活史国外学者对蛭弧菌的生活周期作了大量研究工作,尤其是近几年又从微观水平上对蛭弧菌的生活周期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如Nunez等人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研究了蛭弧菌109J的生活周期;Rendulic等人从基因水平上对蛭弧菌的生活周期进行了研究;Beck、Barel等人研究发表了蛭弧菌宿主体内增长时产生在蛋白等°Thomashow等提出了。蛭弧菌的穿入、稳定、裂解”模型,即首先蛭弧菌通过化学趋避性识别,并吸附宿主细菌,然后通过酶解和机械钻孔等一系列反应,进入宿主细菌的质壁空间或细胞质,对宿主细胞进行一系列的修饰与改造,同时进行自身生物大分子合成,最终分裂形成子代蛭弧菌并释放到宿主细胞外。 蛭弧菌为细胞内寄生物,整个生活周期可分为识别、侵入、穿入宿主菌体、生长发育、裂解宿主、释放子代蛭弧菌。 蛭弧菌的生长过程可分为两个时期:具有1根有外鞘的极生鞭毛和高度的运动性的攻击期扩鞭毛脱落,不具有运动性的生长周期。攻击期时,其与宿主菌激烈碰撞,以没有鞭毛的一端直接吸附到宿主细菌上,菌体转动速度超过200r/s,在此之后,鞭毛脱落,然后释放出多种酶以穿透宿主细胞壁的小孔右进入到细胞内,和细胞膜之间或直接进入细胞间质中。侵入过程仅几秒钟。穿入宿主菌后,鞭千周消失,整个过程最长为60分钟。宿主菌则因渗透压改变而涨大成圆球

文档评论(0)

dajiefude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