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居民居住在自然保护区内的现状与发展
自1973年中国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即广东省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以来,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迅速。2012年,中国拥有26000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超过150万公里。在这面积庞大的自然保护区内,有很大一部分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自然保护区内有集体林地,这必然涉及到自然保护区管理与集体林权之间的冲突。现实中,这个冲突往往是以牺牲集体林权为代价:集体林地被划入自然保护区以后,农民自己所有的林木被禁止采伐却没有相应补偿,只有每年每亩不到10元的生态公益林补助。实际上,有些被划入自然保护区的林地还没有列入生态公益林范畴,结果是连这个不到10元每亩每年的补助都没有。这直接导致自然保护区内居民生活陷入贫困,甚至引发群体上访甚至暴力冲突事件。这的确是一个严重而复杂的问题,其中纠结着复杂的生态保护与集体林权的平衡问题,也关系到少数民族文化与发展的问题,因为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内事实上居住着大量的人口,其中多数是少数民族人口。如果不从理论上厘清其中的关系,并从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这将使我国的生态保护、集体林权和民族发展陷入三败俱伤的困境。
集体林权是自然保护区内居民的宝贵财产,要解决自然保护区内居民发展困境,一个核心的路径是需要在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框架下,探索以集体林权为核心的财产性收入增长机制,实现自然保护区内居民的财产性收入。由于全国自然保护区内居民遭遇的问题大同小异,基于调研之方便,笔者选择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了深入调研,试图寻求突破。
一、 林地使用情况复杂,使用与管理不规范
截止2010年,广西林业自然保护区共有63个,总面积139.2万公顷,其中集体林地100.59万公顷,占72.26%,集体林面积为94.4万公顷,占67.8%。(P.65)
广西63个林业自然保护区当中,有9个自然保护区内的林地全部是集体林地,它们是: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银竹老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建新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邦亮长臂猿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大王岭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泗水河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涠洲岛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弄拉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百东河市级自然保护区。另有一些自然保护区中集体林地所占比例较高,其中集体林地比例超过90%的有:七冲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98.76%)、老虎跳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97.24%)、拉沟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96.52%)、银殿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95.90%)、寿城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94.66%)、青狮潭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94.03%)、古修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93.72%)、德孚县级自然保护区(92.96%)、海洋山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90.49%)。(1)
在广西63个林业自然保护区中,只有少数几个自然保护区的林地全部属于国有,没有集体林地。但是,即使是在这些没有集体林地的自然保护区内,其林地使用情况却很复杂,因为不少林地尽管属于国家所有,但使用权却属于农民集体。
比如广西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的林地全部属于国有,但其中存在“插花林”问题。猫儿山自然保护区1976年建立之初,为了维护保护区界限的完整性和保证当时社区集体的经济利益,当时保护区界限内零星分布的一些村民种植的毛竹林,以借土养苗的形式(即土地是国家所有,零星分布的毛竹林可以由当时的集体经营)保存在保护区内,其中约60%分布在核心区和缓冲区。当时的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与社区签订了允许村民长期经营砍伐的协议。该保护区内的插花毛竹林由社区群众一直经营至今。据现场调查,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内现有群众经营的毛竹插花林53块,共计1996亩,而且毛竹林面积正在不断加大。毛竹插花林的林地也已经被当地人民政府重复颁发了《山界林权证》。(2)
又比如广西雅长兰科自然保护区,其林地也是属于国家所有,但是问题却很复杂。雅长兰科自然保护区是2005年从雅长林场划分出来的,而雅长林场林区的居民很早以前就陆陆续续迁入。1953年,政府开始在林区勘测建立林场工作。1954年8月建立雅长林场,地跨乐业、田林两县5个乡镇160个村民小组。建场初期,林区内共有村民不到7000人。随着林区人口不断增加,目前共有4500多户29000多人口。20世纪80年代初,“林业三定”工作启动,林场和林区村民的用地矛盾开始突出。为此,当时的乐业县政府和雅长林场共同协商后规定,以村屯为单位划给一些林地作为自留山由村民使用。但是,在这项工作过程中,由于工作不细致,导致出现土地权属证书与实际不相符的情况,还出现重复发证的情况,这给后续的纠纷埋下了隐患。1989年,自治区政府组织工作组对整个雅长林区进行综合治理,确定雅长林场面积共108.8万亩,其中在乐业县境内86.2万亩,在田林县境内22.66万亩。随后,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雅长林区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