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2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大重点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小题。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精神力量,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需要深入研究和科学审视中华文明史,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华文化血脉。中华文明延绵不断,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具有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与古代埃及文明、两河文明、印度文明并称为历史最悠久的世界四大文明。与这三个古文明相比较,能够清楚地看出中华文明的延绵不断。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百家之学”渗透着溯本求源的辩证精神、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博采众家之长的文化会通精神、以天下为己任的经世致用精神以及奋发图强、生生不息的自强精神等。尤其是儒家创始人孔子把“人”作为理论探讨的中心,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首次系统地论述关于人的价值、人的理想、人的道德、人际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儒家最早提出君子“人格”概念,提倡敬老、救济孤独残疾、勤劳勇敢等美德以及大同理想等,这些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浩如烟海的中华文献典籍承载着延绵不断、传承发展的中华文明。习总书记对中华文献有过这样的评价:“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为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这里以儒学“十三经”为例来作简要说明。儒家经书被誉为“经天纬地之作”,西汉时有《诗》《书》《礼》《易》《春秋》“五经”;东汉时加《孝经》《论语》成为“七经”。唐时《礼》扩为《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分别为《左传》《公羊传》《毅梁传》,加上《周易》《尚书》《诗经》,成为“九经”;后又增加《论语》《孝经》《尔雅》,成为“十二经”。到宋代,“十二经”加上《孟子》,形成“十三经”。儒学从“五经”到“十三经”的发展,反映并适应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和文化需要。这些经书具有“经世致用”的鲜明特色,对个人道德修养以及个人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有明确论述,在传统社会起到了以文化人的作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优秀文化精神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要求我们以时代精神激活其生命力。举例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历史智慧、思想理念能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思想滋养,如“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思想提供了历史镜鉴,“尚中贵和”“允执其中”思想提供了方法论基础,“立己达人”“兼济天下”思想提供了重要精神源泉,等等。在与时俱进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发展,必将进一步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性。(摘编自张岂之《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想激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不可忽视对中华文化血脉的理解和把握。B.作为历史最悠久的“世界四大文明”之一的中华文明,主要特征是具有延续性。C.从“五经”发展到“十三经”的儒家经典,在传统社会起到了以文化人的作用。D.“协和万邦”“尚中贵和”等思想为当今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思想滋养。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论述脉络清晰,从三个角度分析了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精华的原因。B.文章两次引用总书记的话,意在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重要作用。C.文章综合运用了引用、举例、比较等论证方法,使得相关的论证严谨而又深刻。D.文章大量列举儒家思想和经典篇目,着眼点放在当下,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坚定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需要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B.“百家之学”渗透着丰富而宝贵的精神,系统地论述了以人为中心的相关问题。C.传统文化中的一些优秀文化精神,在传统社会和当今时代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D.创造性转化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了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性。(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2届高三线上语文测试卷(含答案).docx
- 2022届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顶级名校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2022届广东省开平市某校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保温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2022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2022届湖南省长沙市名校高三模拟试卷(一)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2022届江苏省靖江市刘国钧中学高三语文押题卷(含答案).docx
- 2022届江苏省如皋市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2届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2022届江西省萍乡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2022届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高三模拟检测(二)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