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语文拓展模块第一单元试卷.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教版语文拓展模块第一单元试卷 第一单元A卷 一、选择训练(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红色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召唤(zhāo) 迤逦(lǐ) 停泊(bó) B. 海藻(zǎo) 绮辉(qǐ) 雕镂(lòu) C. 嗫嚅(rú) 窸窣(sù) 废墟(xū) D. 轮廓(kuò) 干皱(zòu) 远瀛观(guàn) 2.下列词语,书写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黯然失色 转瞬即逝 摧山坼地 B. 联绵不断 筚路蓝偻 千仞飞瀑 C. 不盈不溢 一泄千里 渗淡经营 D. 船舷浐侧 嘁嘁喳喳 惊心动魄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了查寻、搜集当年日本鬼子野蛮残杀中国人生命的证据,他踏遍了东北的山川河流,走访了数以千计的见证人。 B. 要不要打击恐怖主义?打击恐怖主义允不允许同时侵犯他国主权?对这两个问题,我国政府都明确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C. 此事一再警示我们,依法治国,维护和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办事的根本。 D. 四年的下海经历,使他尝尽了人世的苦辣酸甜,也培养了他准确的观察力和敏锐的判断力。 D. 当它以摧山坼地之力凿开三峡洋洋洒洒的时候,可曾想到到后来竟变成那渺小的生物──人的胯下坐骑么? 7.选出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各句语言特点不相同的一项(   ) A. 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楼,断砖墙。 B. 街坊里道的,谁家有点事,婚丧嫁娶,都得“随”一点“份子”,道个喜或道个恼,不这样就不合“礼数”。 C. 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 D. 胡同原来是蒙古语,据说原意是水井,未知确否。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 8. 《胡同文化》一文中,作者认为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   ) A. 忍 B. 安分守己 C. 逆来顺受 D. “有理让三分”,“得饶人处且饶人” 9.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词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这江水是什么时候凿开三峡的呢?它的源头为什么总是________,它的流动为什么总是________,它的去处为什么总是________呢? A. 无穷无尽 无止无休 不盈不溢 B. 无止无休 无盈不溢 无穷无尽 C. 不盈不溢 无穷无尽 无止无休 D. 无穷无尽 不盈不溢 无止无休 10.下面破折号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A. 可是,直到今年──五十多岁了,才有机会第一次穿过三峡。 B. 这江水……当它以摧山坼地之力凿开三峡洋洋东去之时,可曾想到后来竟变成那渺小的生物──人的胯下坐骑么? C. 不要小看第一个……人,他们越过了人类儿童时代一座又一座真正的“三峡”──不,他们的步履更为艰难,他们的业绩更为伟大。 D. 他们被一个钢铁的意志──党的意志团结在一起,正在向新的“三峡”进军。 11.《废墟的召唤》一文中,作者凭吊废墟的目的是什么?(   ) A. 通过对圆明园废墟的描绘,意在引起人们对像圆明园废墟的关注,并付诸行动改变它。 B. 引起人们对像圆明园废墟一样凝固的事物的关注,召唤起一种积极改革、弃旧更新、寻求新的建设和发展的时代精神。 C. 宣扬废墟的警示作用,呼吁人们正视废墟。 D. 让人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12.选出对下面这个句子判断正确的一项(   ) 对社会观察的深刻,往往使他的批判独抒新见,入木三分。 A. 这个句子有毛病;主语残缺。 B. “独抒新见,入木三分”的主语是“他”。 C. “使”的主语是“深刻”,宾语是“他”。 D. “批判”是兼语,其谓语是“独抒新见,入木三分”。 13.按词的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分类,下面句中红色词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⑴落日映红周围的雪峰,像云霞那么灿烂。 ⑵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⑶这个月的开支大一点,手头有些紧。 ⑷这项工作的计划,他们正酝酿之中。 ⑸春天繁花开遍峡谷,秋天果实压满山腰。 ⑹老将军听这些话后大发雷霆。 A. ⑴⑵/⑶⑸/⑷⑹ B. ⑴⑷⑹/⑵⑶/⑸ C. ⑴⑸/⑵⑶/⑷⑹ D. ⑴⑷/⑶⑹/⑵⑸ 14.选出与例句结构相同的一句(   ) 例句:人们才发现自己马群里的马在一夜间忽然变多了。 A. 他的一席话使我明白了这个道理。 B. 我多么希望大家都能像他那样去关心每一个人。 C. 现在,已经有人发现了这条野苹果沟。 D. 您可以在生活中留下能使您永志不忘的东西。 15.选出对句子说明不正确的一项(   ) A. 就在雪的群峰的围绕中,一片奇丽的千里牧

文档评论(0)

158****956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