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电子器件微孔金属化试验研究
?
?
张 岑
(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重庆401331)
0 前言
微孔金属化是电子器件制造中的重要工序。不论是导电微孔还是非导电微孔,均可借助金属化工艺实现导通互连[1-2]。金属化的工艺效果对电子器件的导通状况与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3-4]。
本文选取布排有微孔的印制线路板作为研究对象。为了获得理想的工艺效果,协同采用化学镀铜工艺和电镀铜工艺实施印制线路板的微孔金属化,并开展相关测试分析。
1 试验
化学镀铜的目的是预镀薄铜膜层,为后续的电镀铜创造条件。电镀铜则用以加厚镀层,使金属化微孔满足应用要求。
化学镀铜前,印制线路板依次经浸酸活化、清洗和干燥处理。
化学镀铜使用以次磷酸钠为还原剂的镀液,其配方为:五水合硫酸铜10g/L,次磷酸钠25g/L,柠檬酸 钠10 g/L,硫 酸 镍1 g/L,亚 铁 氯 化 钾10 mg/L。用氢氧化钠溶液或硫酸溶液调节镀液的pH值在8.0~10.0范围内。化学镀铜过程中,保持镀液温度约为70℃,并进行适度搅拌。
电镀铜使用酸性硫酸盐型镀液,其配方为:五水合硫酸铜80g/L,硫酸200g/L,盐酸60mg/L,添加剂0.1g/L。电镀铜过程中,保持镀液温度约为30℃,并持续加载超声波振荡,以促进微孔内外反应物质的传输与交换。
2 结果与讨论
2.1 金属化微孔的形貌
图1为金属化微孔的正面形貌和壁面形貌。由图1可知:镀铜层牢固贴覆于印制线路板的微孔壁面,表面平整,微观结构致密,未出现明显的漏镀情况。电镀铜层的侧向扩展延伸生长能力优于化学镀铜层的,因而可以弥补化学镀铜过程中局部微小区域漏镀的缺陷[5]。对金属化微孔而言,镀铜层均匀连续、结构致密、与微孔壁面牢固结合,是实现印制线路板各层间及附带安装的电子元器件间导通互连的前提。
图1 金属化微孔的形貌
图2为不同电镀铜时间下金属化微孔的壁面形貌。由图2可知:随着电镀铜时间的延长,微孔壁面镀铜层的形貌变得粗糙,组织结构也变得疏松。
图2 不同电镀铜时间下金属化微孔的壁面形貌
2.2 金属化微孔的电阻率
金属化微孔的电阻率是衡量印制线路板质量的重要参数。电阻率测试是评定金属化微孔导通状况的直接方法。对于金属化微孔而言,壁面镀铜层的厚度是影响其电阻率的主要因素。而镀铜层的电阻率则与密度、纯度、晶界密度和组织致密程度等密切关联[6]。
图3 为金属化微孔壁面镀铜层的能谱分析结果。由图3可知:镀铜层的成分为典型的单质铜,其中无杂质的存在。此外,X 射线衍射分析结果也可证实镀铜层的纯度。衍射图谱中未出现除铜元素之外的其他金属元素或铜化合物、铜氧化物等所呈现的衍射峰。
图3 金属化微孔壁面镀铜层的能谱分析结果
据此推知,经化学镀铜薄膜层、电镀铜加厚的金属化微孔,其电阻率取决于壁面镀铜层的厚度及其晶界密度和组织致密程度。电阻率测定结果,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随着壁面镀铜层厚度的增加,金属化微孔的电阻率呈现降低的趋势。虽然较低的电阻率有利于获得理想的导通状况,并且提高印制线路板金属化微孔的可靠性,但较厚的镀层也意味着更长的施镀时间,增加了施镀工艺的控制难度。因此,应结合工艺实际合理设定施镀时间,调控金属化微孔壁面镀铜层的厚度。
图4 金属化微孔的电阻率
3 结论
协同采用化学镀铜工艺和电镀铜工艺实施印制线路板微孔金属化,并开展相关测试分析。得出结论:依次经化学镀铜薄膜层和电镀铜加厚处理,印制线路板金属化微孔壁面贴覆平整致密、均匀连续的镀铜层。致密连续且电阻率理想的镀铜层,确保金属化微孔的可靠性,实现印制线路板层间导通互连。
[1]肖云顺.孔金属化电镀工艺技术与品质管控[J].印制电路信息,2009(12):33-37.
[2]李亚冰,王双元,王为.印制线路板微孔镀铜研究现状[J].电镀与精饰,2007,29(1):32-36.
[3]李瑛.微波印制电路板埋铜散热技术和工艺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
[4]郑雅杰,龚竹青,陈白珍,等.印制电路板孔金属化及其工艺改进途径[J].材料导报,2003,17(4):11-13.
[5]刘璐.印制线路板微孔镀铜能力的研究[J].印制电路信息,2010(S1):146-151.
[6]霍栓成.镀铜[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2007.
?
-全文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四届全国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无损检测员赛项)选拔赛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结缔组织病相关的间质性肺疾病诊断和治疗.pptx VIP
- 部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教案.docx VIP
- 2024届高考作文素材- 敦煌.docx VIP
- 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真题(人教版,含答案).docx VIP
- 05G511 梯形钢屋架图集标准.docx
- ARM Cortex-M 系列:ARM Cortex-M7 系列_(4).Cortex-M7的指令集.docx
- 全驱动灵巧手的电气系统设计及控制方法研究.pdf
- 眼肿瘤 ppt课件(最新文档).ppt VIP
- 天然气企业LNG储配站交接班记录式样.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