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华古籍诗词类诗话 俞楼诗记.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俞楼诗记.txt 序 既築俞樓之三年,餘方自春明乞假歸.與吳子叔和徘徊後 ,以西爽亭至樓地尚寥廓,不可 無亭檻以映帶之。叔和欣然樂任,乃自六一泉之海月門築一方亭。以亭外為東坡庵,取吾師 曲園先生 「山上吟庵伴老坡」句。名曰 「伴坡」。出亭隨山勢高下,制為長廊。上可尾石徑 登山,下可臨瓢池而釣。花木掩靄,一望無際。廊迤而西,復自西而北,再向北而西,路凡 三折。以陸放翁有 「清吹時聞曲曲廊」句,題曰 「曲曲廊」。蓋園為小曲園,此又園中之至 曲者也。出廊而北,建一高閣。背牆面山,可望見吳山及湖光一角。其閣前有松,今春有神 降焉。詳見俞樓 《四異》詩。因用謝惠連 「松惟靈木」語,題曰 「靈松閣」。左有吾師退省 山人畫梅刻石,其右為短廊。廊內有山人七律詩刻。出廊不數武,為舫齋,與閣俱面東。庭 前竹石參差,蒼翠交潤。以西湖古跡事實,孤山舊有小蓬萊。適當其地,與退省庵之小瀛洲 遙相望也,遂名曰 「小蓬萊」。其左有先生 《韓碑書後》石刻,右則屬於西爽亭之舊廊矣。 出亭而左,尚有隙地,餘乃壘石為台,其高尋丈,廣可一筵。喜其平而露也,名曰 「曝書 台」。其下當山之骨,石壁天然,餘曾夢為先生守書之鶴,乃題石曰 「鶴守岩」。自台啟小 扉而北,於石壁上得 「斯文在茲」四大字,旁署趙人張奇逢題。考張為國初守杭郡者。餘前 年築樓至此時,藤蘿滿壁,僅見一文字。今歲復至,則四字畢見。距太守官杭時,政二百三 十年。物之顯晦,固有時耶!乃謀於同門,復於此築亭。以有文在石上也,名曰 「文石亭」 。餘謂先生於右台山築書冢,而茲山闕然,天殆欲為先生更設一書冢耶 !時吾師汪柳門侍讀 同坐亭上,商略鑿石為藏內先生全書於中,名曰 「曲園書藏」,與右台並一佳話。而張之刻 石,亦不虛矣。自亭而北,於山巔得一池,冬夏不涸。吾聞天目有湖在山之巔,先生德清之 金鵝山頂亦有池,此殆發源於天目、金鵝者乎?以其在文石亭上也,名日 「文泉」。自文泉 循舊路而歸,至曝書台足,別有一洞入。而左旋,可至李適叟之小磐谷,此亦餘為新築者, 別載 《李谷記》。側而右旋,可俯窺鶴守岩。若循石徑而下,則達於伴坡亭西之廊矣。是役 也,經營於三月,成於七月。比秋深先生來湖上,門下諸人觴於小蓬萊。先生命餘為後記, 餘因循未果。先生爰就題榜處各賦一詩,名曰 《俞樓詩記》。詩既成,餘裒而刻之。思與全 書匯送入山,然不可無序,並不可無記。因撮述大致,謂之 《後記》可也,謂之 《詩記》之 《序言》亦可也。 光緒七年十二月既望,門下士徐琪謹識。 俞樓詩記 白花農諸君為我築俞樓於孤山西麓,今年吳叔和比部又增益之。亭台之盛日加,泉石之勝亦 日出。餘舊有 《俞樓經始》一卷,特紀其緣起耳棉花農所為 《俞樓記》亦未備,擬作 《後 記》又未果。餘恐久遠之後湮沒失傳,一乃就其中凡有題榜之處,悉以詩記之,不拘一體。 其前後敘次。粗有條理。蓋欲以濤代記也。因名之曰 《俞樓詩記》。 俞樓 門外有 「俞樓」二字,彭雪琴侍郎所書也。刻字於磚,置磚於楣。 陶廬謝墅總千秋,如我微名豈足留。 行到白沙堤盡處,居然人盡識俞樓。 小曲園 又進而有門,署 「小曲園」三字,梅筱岩中丞所書。以餘吳下有曲園,故以小別之。然實則 小者大,而大者小矣。吳中盛園林,高下窮土木。而我虱其間,亦有園一曲。一曲渺乎小, 在我則已足。云何移此名,來署湖邊屋。小而又小之,無乃太侷促。豈知入其中,深邃如盤 谷。儼割孤山半,山顛到山麓。斯乃大麯園,雲小吾轉恧。蒙莊齊物論,萬事無定局。借此 泯小大,滄海亦一粟。 碧霞西捨 花農未築俞樓之先,曾夢遊此地。其東有碧霞門,餘因名正室曰 「碧霞」。西捨其上有樓, 所謂俞樓也。其前有平屋,以休賓客之從者。其後有軒,以為燕坐之地。其西偏樓屋,乃彭 雪琴侍郎所增築者。樓下為餘臥息處,樓上設內子姚夫人之位。然皆統以碧霞西捨,不復異 為之名矣。 徐子曾從夢裡來,碧霞門在左邊開。因之小築稱西捨,卻好遙山對右台。(餘生壙在右台 山,適相對也。)林木猶須十年計,賓朋頗具一時才。不煩更辟西頭屋,恐有陳人臥夜台。 (捨西尚有隙地,然有古墓存。恐後人或議開拓,故戒之。) 瓢池 碧霞西捨之後,鑿一小池,其形如瓢,故曰 「瓢池」。王夢薇有 《瓢池記》。地在山足,鑿 之不易。雪琴侍郎使麾下健兒荷鍤從事,鍤為屢折,三日而就。 鑿池成瓢形,清漣可俯狎。 勿輕此一瓢,三折健兒鍤。 第 1 页 俞楼诗记.txt 伴

文档评论(0)

阶梯考试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育 考试 学习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