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存余堂诗话.txt
存餘堂詩話 [明] 朱承爵 著
古樂府命題,俱有主意,後之作者,直當因其事用其題始得。往往借名,不求其原,則
失之矣。如劉猛、李餘輩,賦 〈出門行〉不言離別,〈將進酒〉乃敘烈女事,至於太白名
家,亦不能免此病。鄭樵作 《樂略》敘云:「然使得其聲,則義之同異又不足道。」樵謬
矣。彼知鐃歌二十二麯中有 〈朱鷺曲〉,由漢有朱鷺之祥,因而為詩,作者必因紀祥瑞,始
可用 〈朱鷺〉之曲。
《相和歌》三十曲內有 〈東門行〉,乃士有貧行,不安其居,拔劍將去,妻子牽衣留
,願同餔糜,不求富貴。作者必因士負節氣未伸者,始可代婦人語,作 〈東門行〉沮 。
餘不盡述,各以類推之可也。《樂府解題》一書,著之甚詳。
謝朓詩,如 〈暫使下都〉云:「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金波麗鳷鵲,玉繩低建
章。」如 〈登三山〉云:「白日麗飛甍,參差皆可見。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皆吞吐
日月,摘攝星辰之句。故李白登華山落雁峰有云:「恨不攜謝朓驚人詩來搔首問青天耳。」
詩非苦吟不工,信乎?古人如孟浩然眉毛盡落,裴祜袖手衣袖至穿,王維走入醋甕,皆
苦吟之驗也。
王建宮詞一百首,蜀本所刻者得九十有二,遺其八。近世所傳百首皆備,蓋好事者妄以
他人詩補 ,殊為亂真。中有:「新鷹初放兔初肥,白日君王在內稀。薄暮千門臨欲鎖,紅
妝飛騎向前歸。」「黃金杆撥紫檀槽,絃索初張調更高。理盡昨來新上曲,內官簾外送櫻
桃。」此張籍 〈宮詞〉二首也。「淚盡羅巾夢不成,夜深前殿按歌聲。紅顏未老恩先斷,斜
倚熏籠坐到明。」此白樂天 〈後宮詞〉也。「閑吹玉殿昭華管,醉折梨園縹蔕花。十年一夢
歸人世,絳縷猶封系臂紗。」此杜牧 〈出宮詞〉也。「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
螢。天街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此牧 〈七夕〉詩也。「奉帚平明金殿開,且將
團扇共徘徊。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此王昌齡 〈長信秋詞〉也。「日晚長秋
簾外報,望陵鼓舞在明朝。添爐欲爇熏衣麝,憶得分時不忍燒。」「日映西陵松柏枝,下台
相顧一相悲。朝來樂府歌新曲,唱著君王自作詞。」此劉夢得 〈魏宮詞〉也。近讀趙與時 《
賓退錄》,其所述建遺詩七首,則是:「忽地金輿向日陂,內人接著便相隨。卻回龍武軍前
過,當殿發開鵝鴨池。」「畫作天河刻作牛,玉梭金鑷采橋頭。每年宮女穿針夜,敕賜新恩
乞巧樓。」「春來晚困不梳頭,懶逐君王苑北遊。暫向玉階花下坐,簸錢贏得兩三籌。」「
彈棋玉指兩參差,背局臨虛斗著危。先打角頭紅子落,上三金字半邊垂。」「宛轉黃金白柄
長,青荷葉子畫鴛鴦。把來不是呈新樣,欲進微風到御床。」「供御香方加減頻,水沉山麝
每回新。內中不許相傳出,已被醫家寫與人。」「藥童食後進雲漿,高殿無風扇小涼。每到
日中重掠鬢,杈衣騎馬繞宮廊。」又云:「得之於洪文敏所錄 《唐人絕句》中。」文敏所得
又不知其何所自也。觀其詞氣要與九十二首為類。前所贗足者,每每見於諸人集中。惜今尚
缺其一。
近世士大夫家,往往崇構室宇,巧結台榭,以為他日游息宴閑之所。然而宦況悠悠,終
不獲享其樂,是誠可悲也。因記白樂天詩云:「試問池台主,多為將相官。終身不曾到,惟
展畫圖看。」乃知樂天之詩,真達者之詞與。
《天廚禁臠》說琢句法,有假借格。如 「根非生下土,葉不墜秋風」,「五風寒不下,
萬木幾經秋」,皆以 「秋」對 「下」。「因尋樵子徑,偶到葛洪家」。「殘春紅藥在,終日
子規啼」,皆以 「紅」對 「子」。「閑聽一夜雨,更對柏岩僧」,以 「一」對 「柏」。「住
山今十載,明日又遷居」,以 「十」對 「遷」。餘謂古人琢句,亦或未用意至此,論詩者不
幾於鑿乎?
張靈字夢晉,吳中名士也。早歲功名未偶,落魄不羈,寄情詩酒間。臨終之前三日作詩
云:「一枚蟬蛻榻當中,命也難辭付太空。垂死尚思玄墓麓,滿山寒雪一林松。」後一日又
作詩云:「彷彿飛魂亂哭聲,多情於此轉多情。欲將眾淚澆心火,何日張家再託生。」二詩
第 1 页
存余堂诗话.txt
可想其風致,亦足悲夫 !
王水部伯安,正德間,言事謫閩中。過溪覆舟幾厄,時有漁人泛溪中,拯之山上。方徘
徊間,邊遇一道者,自稱舊識,邀至中和堂主人處,盤桓數日,主人乃僊翁也。臨行作詩送
之云:「十五年前始識荊,此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