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户籍和赋税制度演变课标要求:1、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2、了解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河北省怀来县沙城中学 闫晓姣一、时空坐标分类登记制度户籍“诸色户计”编户齐民“黄籍” “白籍”“土断”主户客户黄册鱼鳞图册“大索貌阅”永停编审“为户籍相伍”战国秦朝 汉朝 魏晋 隋唐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赋役制度田赋 人头税 徭役租庸调制780年两税法募役法科差一条鞭法摊丁入亩1.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战国秦朝汉朝东晋隋唐宋朝元朝明朝清朝二、教材知识整合2.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秦汉隋唐宋朝元朝明朝清朝1.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战国秦朝汉朝魏晋隋唐宋朝元朝明朝清朝公元前375年,秦献公“为户籍相伍”,即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室籍、宦籍、市籍等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户是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成“编户齐民”。政府定期进行人口调查,东汉末年,户籍散乱“黄籍”“白籍”“土断”隋命州县官“大索貌阅”,重新核定户籍;唐承隋制,户籍三年一造户籍分主户与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户口类型比较复杂,按职业划分,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继承了元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明朝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户籍管理相对松弛。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乾隆年间,户籍永停编审二、教材知识整合2.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秦汉隋唐宋朝元朝明朝清朝主要有田赋、人头税和徭役,汉朝还征收财产税隋朝征收租调役,唐朝实行租庸调制,“租”是田租,“调”是人头税,“庸”是指纳绢(或布)代役。唐朝中期改行两税法,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标志着以人丁为主的课税标准开始改变募役法:规定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级收取免役钱,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方田均税法:重新丈量土地,按亩纳税,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基本上沿袭唐朝,在税粮外又有“科差”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丁亩承担,赋役合并,一概折银,统一征收康熙帝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废除了人头税,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三、拓展深化 ——史料研读三、史料研读(1)家户成为征发赋役的依据;材料一 “在周朝国家后期,随着平民阶层中农村公社组织的解体,以及贵族中旧宗法组织的衰落,家户作为社区基本单位的重要性开始突出。在春秋时期还可以看到“书社”制度,即以农村公社共同体为单位来统计和处理全国的土地和农业人口问题。然而战国以后,尤其是战国后期,以家户为对象的户籍制度开始成为国家对社区单位管理的主要办法之一。在此基础上,各国普遍实行了按户征收的户籍税制度。 此外,战国时一些国家(如秦国)变法中实行的连坐法,也表明国家对社区单位的管理深入到家户的层次。”各诸侯国的统治机构,从国到郡,从郡到县,从县到乡,已是有系统地分布到每一个角落,层层控制着整个国家。从户口制度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可以看出先秦时期基层组织及其管理模式的演变情况及其发展脉络。 ——摘编自宋春:先秦时期的户籍制度考略[J],载农业考古,2010年04期材料二 我国户籍制度源远流长,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朝已开始实行人口登记制度。春秋战国时期,为了敛收田赋和征集兵员,各诸侯国采用“编户”和“定籍”等办法进行人口控制。隋唐时期,统治者为防止民户逃亡,实施“大索貌阅”,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到了宋朝中叶,运用保甲法来管理户籍。元朝……将居民按职业划分为若干种户,明清的黄册登记制度同样强调不同人的不同特权。 ——摘编自:《我国户籍制度及其历史变迁》设问:(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作用。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发展的现实需求;(3)维护社会治安;(4)限制人口流动;(5)控制职业,固定身份,维护等级特权;材料三 深受传统社会经济制度和文化影响的我国古代户籍制度,表现出以下特征: 一是地域性。由于人口与赋役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政府千方百计将人口控制在特定的地域范围中,限制其流动,甚至把任意离开户口所在地视为一种犯罪而加以惩处。二是等级性。中国传统社会曾出现过特权户种、民籍户种和贱籍户种等类别,其户籍地位逐级降低,界线分明。其中,特权户籍以宋代的官户最为典型。它可享受以下特权:荫补,即做官的资格,减免某些税收,差役免除和减免刑罚等。做为特权户种的官户在宋代以后消失了。民籍户种是平民拥有的户籍,处于主体地位,包括民户、匠户、灶户和铺户等户种。在这些户籍当中,不同户种之间平民的社会地位基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课件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pptx
- 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课件-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pptx
- 第十讲 晚清中国人民的抗争与国家出路的探索 课件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pptx
-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课件-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pptx
- 第一课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课件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pptx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中国地理:东北地区.pptx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区域地理5-3西北地区.pptx
- 教材解读及单元解读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pptx
- 近五年(2019—2023)高考历史地图题详解详析 课件-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pptx
- 流水地貌 课件 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最近下载
- 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华附、省实、广雅、深中四校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doc
- 环境影响评估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
- 轮滑安全主题班会PPT课件.pptx VIP
-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3 短诗五首 教案.doc VIP
- SLT523-2024 水土保持监理规范.pdf
- Q 0613YZC002-2016_宠物饲料 企业标准.pdf
- 【微训练】20天 背默填 玩转60篇(高语名默循环练)-训练版.docx VIP
- 恒力石化机泵检维修规程a3版 _12.11_.pdf VIP
- 【微训练】20天 背默填 玩转60篇(高语名默循环练)-教师版.docx VIP
- 《运筹学:原理、工具及应用》课后答案整数规划.docx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中小学各科教学多年,曾获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 教育局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2013在全省高中思想政治优秀设计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在全市高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2017年4月全省中小学教学设计中被评为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