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与护理;病情观察的意义
病情观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准时、精准的观察病情变化,为诊断、治疗、护理和预防并发症供应依据,也为危重病人的抢救赢得宝贵时间。
病情观察的内容
一、一般情况的观察
1.发育与体型:正常人年龄、智力与体格的成长状态处于均衡全都。
双上肢展开后约等于身高,坐高等于下肢的长度,胸围等于身高一半。
垂体功能特别消灭巨人症、侏儒症,其他如佝偻病、鸡胸等。
体型分为匀称型、瘦长型、矮胖型。
2.饮食与营养:观察饮食有时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肯定的作用,可观察患者的食欲、食量、饮食习惯、进食后的反应。
临床上一般依据皮肤、毛发、皮下脂肪、肌肉的发育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常用营养良好、中等、不良三个等级对营养状态进行描述。
对营养状态特别包括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
;3.面容与表情:
1)急性病容 2)慢性病容
3)二尖瓣面容 4)贫血面容
5)满月面容 6)甲亢面容
7)肾病面容 8)肝病面容
9)伤寒面容 10)苦笑面容
11)面具面容 12)粘液性水肿面容
13)肢端肥大症面容
4.体位:主动体位、被动体位、被迫体位
5、姿势与步态:蹒跚步态:见于佝偻病、大骨节病。
醉酒步态:见于小脑疾病、酒精及巴比妥中毒。
共济失调步态:见于脊髓痨患者。
慌张步态:见于震颤麻痹患者。
跨阈步态:见于腓总神经麻痹。
剪刀步态步态:见于脑瘫与截瘫患者。
间歇性跛行: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
6、皮肤与黏膜:皮肤颜色:苍白、发红、发绀、黄染、色素沉着、色素脱失。
皮肤湿度:手脚湿冷见于休克和虚脱患者。
;
皮肤弹性与水肿
皮疹与脱屑:斑疹、荨麻疹、丘疹等。
皮下出血
蜘蛛痣与肝掌见于急、慢性肝炎或肝硬化
7、呕吐物:
时间
方式
性状
量
颜色
气味
伴随症状
8、排泄物:包括汗液、痰液、粪、尿等,应注意观察其性状、量、色、味、次数等。
二、特殊系统的观察
1、神经系统的观察
1)意识状态的观察
正常人意识清楚,反应灵敏??思维连贯,语言流畅,动作协调。
当大脑高级神经中枢功能受到损害时,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依据患者语言反应、睁眼反应、运动反应来区分意识障碍的程度。
;
;2)瞳孔的观察
瞳孔的大小与对称性:正常瞳孔呈圆形,直径2-5mm,两侧等大等圆。
(1)双侧瞳孔散大:可见于颅内压增高,濒死状态、癫痫大发作,阿托品类药物、CO、
CO2中毒,颅脑损伤等。
(2)双侧瞳孔缩小:常见于有机磷农药、氯丙晴、吗啡中毒等。
(3)一侧瞳孔散大:常提示同侧颅内病变,小脑幕列孔疝的发生。
(4)一侧瞳孔缩小:同侧脑疝发生的早期,动眼神经麻痹。
瞳孔的外形与对光反应
正常瞳孔呈圆形,对光反射灵敏。瞳孔呈椭圆形并散大,常见于青光眼;呈不规
则形,常见于虹膜粘连。瞳孔对光反应消灭,常见于危重、濒死或深昏迷病人。
2、循环系统的观察
1)心率(HR):成人60-100次/分。窦性心率<60次/分,正常时见于运动员、老
年人和睡眠时,特别可见于颅内压增高、血钾高、甲减、洋地黄中毒等。 HR>100
次/分, 常见于发热、血钾低、甲亢、休克状态、低氧血症、猛烈运动时。
2)心律:为心脏跳动的节律,正常人心律规章,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期前收缩和
心房颤动。
心电图表现如下:;房性早搏,P波提前发生,其后的QRS波群形态正常,PR间期>0.12秒。
; 室性早搏可单个或成对消灭,每个窦性搏动后消灭一个早搏称为二联律,每两个窦性
搏动后消灭一个早搏称为三联律
3)脉搏:A 节律特别
间歇脉:二联律、三联律,常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
脉搏短绌: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特点三个“不”字:心律完全不规章,心率快慢
不一、心音强弱不等。常见于心房纤颤的病人。
脉搏:B 强弱特别
洪脉:脉搏强而大,如发热。
细脉:脉搏细而弱,如休克、心功能不全
交替脉:强弱交替消灭,见于心肌损害。
奇脉: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灭称奇脉,是心包填塞的重要体征之一。
脉搏测量部位一般为桡动脉,正常测量数脉搏30秒乘以2。
若发现病人脉搏短绌,应由2名护士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另一人测脉搏,由听心
率者发出开头或停止口令,计时1分钟,记录方式为心率/脉率,如110/82次/分钟。
;4)血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