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
八年级传统文化测试题
一、填空:
1、“诗”“书”“礼”“易”“春秋”被称为儒家“五经”。
2、“五经”与《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五经”。
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最初称为“诗”或“诗三百”。
4、《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5、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创作手法。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 是打比方,即以彼物比喻此物。
6、《诗经》结构为一唱三叹。
7、《左传》也叫《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8、《礼记》与《周礼》《仪礼》并成为“三礼”。
9、注音
嗟( ),黔敖( ),履( ),辑( )
10、“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的意思是:我就是不吃你这 样的食物,才变成现在这样的“。
11、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12、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后被称为“南华真人”。
13、孙子名武,春秋末期著名的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
14、荀子名况,战国时期赵国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14、佛教在东汉时期从古印度传入中国,并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互相影 响、吸收和融合。
15、唐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
16、山西五台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与浙江普陀山被称为我国 佛教四大名山。
17、五台山以其建寺历史之久远和规模之宏大,居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有“金五台”之称。
18、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种佛教建筑形式。
19、敦煌莫高窟是我国开凿最早、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 丰富的石窟群。
20、道教的思想被称为“玄学”,因此也把道教称为“玄门”。
21、全真庵讲道时创教,先后收了七名弟子,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全 真七子”。
22、科举制度是隋唐至清末政府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在中国历史上 存在了整整1300 年之久。
23、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考中第一名者称“状元”,第二名
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24、人们常用“鲤鱼跳龙门”这一俗语来比喻读书人通过科举中榜而 一举成名。
25、武举由唐朝女皇帝武则天始创。
26、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中所采用的一种专门文体。
27、《阳春》表达春风和畅、杨柳依依的意境,《白雪》表达劲节高洁、 凛然无犯的意境。
28 三国的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后人将他们合称为“三曹”。
29、用望、闻、问、切四种方法相结合诊断疾病。
30、《黄帝内经》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中医理论经 典。
31、四诊法是扁鹊总结的四种基本方法,即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总称“四诊“。
32、闻诊是运用听觉和嗅觉,通过对病人发出的声音和体内排泄物发 出的各种气味的诊察,来推断疾病的诊法。
33、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
34、艾叶可以当作灸法的主要材料,并一直沿用至今。
35、西汉时期,中药学已经初具雏形,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 草经》。
36、明朝李时珍所编写的200 多万字的《本草纲目》,是我国的集大成之作。
37、妈祖,又称天后、天妃、天后圣母、海神娘娘,是历代船工、海
员、渔民、商人共同信奉的神。
38、关帝,即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关羽,也称关公。
39、私塾是古代从事启蒙教育的学校。
40、塾师的收入主要有束脩、膳食和节敬三项。束脩是致送塾师的俸 钱,也就是塾师教课所应得的报酬。
二、默写: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地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3、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4、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 下。
7、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8、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9、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0、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