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宗师第六译文及解释 大宗师原文及翻译
一、简介
“宗”指敬仰、尊崇, “大宗师”意思是最值得敬仰、尊崇
的老师。谁够得上称作这样的老师呢?那就是 “道”。庄子认为
自然和人是浑一的,人的生死变化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因而他主
张清心寂神,离形去智,忘却生死,顺应自然。这就叫做
“道”。
庄子的哲学并不过多专注世俗琐事,在他看来,数十载的人
生,无论苦痛、欢欣,在他眼中仅仅是 “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
已矣”。清人刘凤苞曾说: “《大宗师》一篇,是庄子勘破生死
关头。” “生”为人间事,或许人力可以知之、善养之;“死”却
是宇宙事,并非我们可以探求而得知的。孔子曰: “未知生,焉
知死。”他是尽心关注人间的人,到了生与死的边界便驻步不
前,只教人 “知天命”,亦即知人之所限。承认不可知的死亡存
在,再来把热血灌注于我们有力量改造的现实人生,提倡仁义。
这是儒家入世的原则,也是儒家虽万难而不易其心的精神支柱。
而庄子不喜谈仁义,他认为真正得道者,应懂得 “死生存亡之一
体”,懂得 “天人合一”。
《大宗师》中有一条成语极为著名:相濡以沫。现在多用以
赞赏患难至交;但庄子却不以为然,说与其等到成为涸泽之鱼,不
如平时自由自在地各自生活,逍遥快活,两两相忘。并且,他还
由此引申至 “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简单地
看,这是让我们忘记善恶之别乃至取消万物的界限,但也可以理
解为一种更深刻的含义:如果过多地称誉尧这样的明君,显出他
的可贵,就等于反衬出现实世界是如何被黑暗笼罩着——才需要
由“尧”来治理,来改善。 《威尼斯商人》中有句台词: “月亮
明亮的时候,我们就瞧不见那烛光。”确实,如果人类仍处在浑
沌蒙昧的伊甸园,快乐和善只是理所应当,根本无须任何拯救命
运的方舟。一切痛苦是从我们能够分别善恶开始的,是从我们明
白世上有些事可以做,有些不可以,有些话可以说,而有些不可
以开始的。潘多拉的魔盒弄得天地间混杂不堪,却偏偏只留下
“希望”,把它紧锁在盒底。所以,长大后每个人都明白了一个
词:无可奈何!我们会为最简单的善良而感动,那是因为善良已经
离我们愈来愈远了;会为最纯朴的诗意而惊叹,那是因为诗意已经
在渐行渐无声了。或许世界并没有满满地充斥着罪恶,却正实实
在在地被愈益浓厚的冷漠所渗透着,那是使人呐喊不出的苦闷。
庄子说: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
死。”在这个漫长而又短暂的过程中,个体生命显得如此孤独、
脆弱、不堪一击,所有亲近的人、在乎的事物都会由于时空的缘
故离我们而去,能够陪伴我们渡过万水千山直至人生终点的只有
自己。所以庄子又说: “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死后
的境地是生前无法品尝也无法臆想的,我们只能平静地对待生命
中的每一天,直到它消融于尘世间。这就是所谓的 “撄宁”之
心。 《诗经 ·小雅 ·苕之华》中有一句 “苕之华,其叶青青。知
我如此,不如无生”。生的喜悦与忧苦本是相依附而存在的,花
落与 “叶青青”互相更替,才有了春天的繁复绮丽。“不如无
生”虽是历经了不可承受的寒冬方才从心底迸发的声音,但并非
“生”,何以“知我如此”?庄子没有片面地肯定生,也没有片面
地肯定死,他并不只具有诗人气质,更是将对人生与宇宙的认识
上升到了哲学的境界。
任何事物,太过于放在心上,反而会把握不定。就好像手中
捧沙,握得愈紧,沙粒流失得愈快。庄子说: “若夫藏天下于天
下而不得所遁,是恒物之大情也。”死守着一泓清水,总有一天
它会变成一潭腐水,但若放任其自由,或化为水汽空濛,或付诸
东流,只凭运化规律在天地间循环往复,反而更持之以恒,即所
谓 “舍得舍得,有舍方有得”。
《大宗师》中曾多次言称 “造物者”。只是庄子和老子一
样,没有描述出 《圣经》里的上帝有具体形象,但声称,这位
“道”有自己的思想,有创造能力与判定是非的自我标准。庄子
笔下的 “造物者”并没有具体的职责,它 “有情有信,无为无形;
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
存”,即是不能为人的感官所感知的超越时间空间的 “道”。在
生的过程中,一些后天的教化规范给了我们不必要的心灵挂碍,
使我们蒙蔽双眸,无法认清万物本原。而那些体悟得道,不为俗
念所累者,却往往被目为畸零怪人,或者称之为 “方外之人”。
他们的言行、意识在众人中显得如此突兀、不可理解,就好像总
是 “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周围人对待他们
的态度也可以折射出整个社会的心态。有人说:
本人从事商标,知识产权,工商税务,资质办理等工作,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能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