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日本白毛女与日本杜丽娘
众所周知,革命芭蕾舞剧《白毛女》系1964年上海舞蹈学校根据同名歌剧改编而成的。然而,许多人或许并不见得知道,最早版本的芭蕾舞剧《白毛女》,却是由日本松山芭蕾舞团排演的。
早在1955年7月,日本松山芭蕾舞团喜儿的扮演者松山树子,即应邀访问中国。她绕道当时的列宁格勒以及莫斯科,来到北京。1958年3月,松山芭蕾舞团《白毛女》舞剧团队则第一次来到中国,并得到毛泽东接见。
回看历史,日本观众的新中国印象,某种程度上是从芭蕾舞《白毛女》开始。可以说,海外观众的新中国印象,某种程度上有赖于一些艺术团体排演的中国剧目。
松山树子和芭蕾外交
松山芭蕾舞团之得名,有赖于舞蹈家松山树子。1948年,松山芭蕾舞团成立,此时,距离1945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歌剧《白毛女》不过三年。
1950年,电影《白毛女》摄制完成,1951年,影片获得了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特别荣誉奖。
1952年,日本左派社会党众议院议员帆足计、绿风会参议院议员高良富、改进党众议院议员宫腰喜助一行访华。中日两国“一衣带水”,然而,受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南汉宸邀请来华的帆足计等,却绕行了大半个地球——以考察农业为由,帆足计一行先访问丹麦,再途经莫斯科,才来到北京。
松山芭蕾舞团历年演出海报。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日本国会议员首次到新中国进行访问。时任中国总理周恩来向帆足计赠送了电影《白毛女》拷贝。当时日中友好协会的宫崎世民等在日本各地作访华报告,并将帆足计带回的《白毛女》用以上映。
共同创办松山芭蕾舞团的清水正夫、松山树子夫妇,在观看了电影《白毛女》之后,被人类战胜苦难走出苦难积极向上的精神感动,由此排演了芭蕾舞剧《白毛女》。
提及松山芭蕾舞团排演的《白毛女》,不得不提到歌剧《白毛女》。毕竟,《白毛女》源自中国,系根据1940年流传在晋察冀边区一带“白毛仙姑”的民间故事传说,由鲁迅艺术学院加工改编成歌剧《白毛女》。按照文硕著《中国音乐剧史(论纲卷)》的说法,歌剧《白毛女》在音乐上“多半取自河北、山西一带现成的、流传很久的民间音乐,如《小白菜》《青阳传》和另外的一些梆子戏的曲调,优美动听,脍炙人口的‘北风吹’和‘扎红头绳’这些名曲便是直接拷贝原调”。
1952年底,时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田汉先生给松山芭蕾舞团寄去厚厚的歌剧《白毛女》剧本、乐谱及舞台剧照。日本作曲家林光参考歌剧《白毛女》的乐谱,创作了芭蕾舞《白毛女》的音乐。清水正夫改编剧本,扮演喜儿的松山树子设计了银灰布料的贴身舞台装。松山树子的舞台装设计,与之前中国歌剧《白毛女》中肥腿棉裤的装扮不同,更适合芭蕾舞的表现形式,由此也影响到了之后中国革命芭蕾舞剧《白毛女》的造型。
经过近三年的反复排练,松山树子的《白毛女》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然而,要想在东京进行芭蕾演出,钱,恰恰是一道迈不过去的坎。而且,就像如今在上海申请一张“沪”字车牌一样,光有钱还不行。因为当时的东京剧场非常少,所以演出单位必须先交钱,然后排队抽签,幸运者才有可能抽到剧院演出时段。钱的问题,是清水正夫、松山树子夫妇靠抵押房产来解决的。接下来的问题,交给运气。
运气往往眷顾有准备的人。清水、松山夫妇有幸抽到了两个演出日。1955年2月12日,寒风中的东京日比谷公会堂,室内人头济济。芭蕾舞剧《白毛女》首演。此乃世界上唯一演出中国剧目的外国芭蕾舞团。清水回忆道:“那天天气非常冷,但是观众人山人海,连补座都没有。”松山说:“谢幕的时候,观众的掌声经久不息。我看到前排的观众都流着泪水,有的甚至大声地哭了起来,台上的演员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都流着眼泪谢幕。”
随后,1955年6月,在赫尔辛基举行的世界和平大会上,松山树子见到中国代表团团长郭沫若。在此前后,松山的芭蕾舞剧《白毛女》持续40多场演出,使得松山树子在日本名声大噪。尽管位于东京港区南青山的松山芭蕾舞团如今已是日本的一代名团,且演出过芭蕾名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葛蓓莉亚》《堂吉诃德》《罗密欧与朱丽叶》,但论及其特色,于1980年代晚期上演的根据佛经改编的《新当麻曼荼罗》以及1950年代首演的《白毛女》,是其看家之作。而芭蕾舞剧《白毛女》,亦于1958年由松山芭蕾舞团带到了中国。周恩来特意把歌剧《白毛女》最早的主演王昆、电影《白毛女》主演田华找来,安排了中国和日本三位“白毛女”的团聚。
1964年,松山芭蕾舞团第二次访华演出时,全体演员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接见。松山树子曾回忆道:“在和毛主席交谈过程中,他多次对我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们是老前辈了!’毛主席称我们为老前辈,我们很难为情,这是由于中国从这一年开始,全面开展了京剧现代化和古典艺术的改革,而我们则已经把《白毛女》改编成了芭蕾舞。所以称我们为老前辈,以此来鼓励我们。”后来,松山芭蕾舞团的练功房,被日本报界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