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辐射有哪些危害.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射频辐射有哪些危害 精心整理 什么是射频辐射 射频辐射即无线电波,是频率在 100kHz~300GHz,波长在 1mm~3km 的电磁波,属于电磁辐射中能量较小,波长较长的频段。射频辐射按照波长分为高频电磁场和微波,高频电磁场的频率在100kHz~300MHz 之间,波长大于1 米;微波是频率由 300MHz~300GHz 的电磁波,波长小于 1 米。 射频辐射应用 人体可能接触到射频辐射的情况主要是在射频辐射被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时,射频辐射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高频感应:高频感应主要是高频热处理的应用,包括焊接,金属冶炼,金属热处理,半导体材料加工提纯等。 高频介质加热:主要包括塑料制品的热合,木材、棉纱烘干,橡胶硫化,以及高频热处理农作物种子等。 微波的应用:微波被应用于居民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和国防军事等各个方面, 包括食品加工、烹饪、电视、探测、通讯、雷达导航、核物理科学研究等。 当人接近和使用上述应用射频辐射工作的仪器时就可能接触到射频辐射。 射频辐射的对人体的影响 射频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两方面。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热效应是指,一定强度的辐射照射生物体组织达到一定时间,会导致人体组织局部或全身体温升高,其结果可能损伤人体的器官和组织。这是射频辐射可能导致比较严重辐射伤害的效应,可能造成男性性功能减退,精子质量下降或死精。 非热效应是指,不足以引起人体产热而产生的健康效应,包括辐射对人体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作用,辐射对生物膜直接作用。非热效应可能造成人感觉乏力,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多汗,脱发,体重减轻等。还可能影响植物神经功能,导致心率减慢或过速,血压下降或升高,心前区疼痛,胸闷等。女性受到非热效应影响可能产生月经周期紊乱。微波辐射的非热效应还可能致使血液白细胞总数下降,眼晶状体点状或小片状混浊。 射频辐射危害 射频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这个分类看似简单,其实还是有很多朋友对此不太了解。一般我们所说的射频辐射影响健康,比如手机基站辐射、电脑辐射以及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基本都是指慢性辐射危害。慢性危害是指人们长期在低场强环境下暴露所引起的慢性的、功能性的表现。普通大众几篇是在电磁辐射危害较严重的环境中一般也不会发生急性危害。慢性危害的表现主要有热效应、非热效应和累积效应,本站在很多文章中介绍过这方面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射频辐射的急性危害是防辐射比较少提及的一种辐射危害。如上一段所述,普通大众受到急性危害的机会不大,有可能遇到高强度电磁辐射的人主要是从事相关职业的专门工作人员。射频辐射的急性危害主要是短时间内过量接触辐射引起的, 受到辐射伤害症状明显且严重。受到急性辐射危害的症状除了有严重的神经衰弱, 心血管系统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以外,还可能出现可复性视力减退等。 受到射频辐射的急性危害的人不在少数,国内外都有这样的病例。比如国内有一名从事经常可能接触射频辐射工作的专业人员,在发射机旁边连续工作10 小时,工作结束时感到头昏、口干舌燥、心跳加快、全身无力,当晚失眠,之后又出现耳鸣、食欲不振、胸闷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并且板油上脐部肌肉震颤,感觉极度疲劳。后经检查,心电图便仙有室内传导阻滞,其他各项检查未见异常。诊断为神经衰弱, 患者住院治疗 17 天后病情好转。而出院两周后症状仍有反复,呈现出周期性变化。再次住院治疗,又出现视力模糊,一段时间内心率不稳。由此例可见,射频辐射的急性危害伤害很大。 预防射频辐射的方法 接触大强度射频辐射的人员主要是利用射频辐射进行生产作业的一线操作人员,针对于此防射频辐射的方法主要有: 屏蔽辐射源。利用可能的方法,将电磁能量限制在规定的空间内,阻止其传播扩散。一般比较简单地方法有利用接地的铜丝网隔离屏蔽。这和防辐射服原理有类似,即利用金属的吸收和反射作用,接地是为了避免屏蔽网成为二次辐射源。 尽可能远离辐射源。在屏蔽有困难时,操作人员可采用自动或半自动的远距离操作;在辐射源周围设置明显标志,禁止无关人员靠近;并根据微波发射有方向性的特点,接近辐射源的人员应选择辐射强度最小的部位,避免从辐射正前方接近。 执行规范的职业卫生标准。我国的“高频辐射卫生标准”对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分别做出规定:高频辐射(频率100 千赫至 30 兆赫)电场强度20 伏/米,磁场强度5 安/米。电子部颁布的“微波辐射暂行卫生标准”规定:一日 8 小时工作,连续辐射强度不应超过 38 微瓦/平方厘米;一日总剂量不应超过 300 微瓦/平方厘米;不允许在 5 毫瓦/平方厘米以上辐射环境下工作。 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必要时接近辐射源的人员应穿戴专用的防护衣帽和眼镜。

文档评论(0)

dqy118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上海海滋实业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10115MA7DL1JF2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