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学分析陈纪修答案
【篇一:陈纪修教授《数学分析》九讲学习笔记与心得】
class=txt云南分中心 ? 昆明学院 ? 周兴伟
此次听陈教授的课,收益颇多。陈教授的这些讲座,不仅是在教我 们如何处理《数学分析》中一些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更是几堂非常出色的示范课。我们不妨来温习一下。
第一讲、微积分思想产生与发展的历史
法国著名的数学家 h.庞加莱说过: “如果我们想要预见数学的将来, 适当的途径是研究这门科学的历史和现状。” 那么,如果你要学好并用好《数学分析》,那么,掌故微积分思想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是非
常必要的。陈教授就是以这一专题开讲的。
在学校中,我不仅讲授《数学分析》,也讲授《数学史》,所以我 非常赞同陈教授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史的想法,这应该也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在这一讲中,陈教授脉络清晰,分析精当,这是我自叹不如的。讲
《数学史》也有些年头,但仅满足于史料的堆砌,没有对一些精彩例子加以剖析。如陈教授对祖暅是如何用 “祖暅原理”求出球的体积的分析,这不仅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有益的(以疑激趣、以奇激趣),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陈教授也提到了这一点)。
第二讲、实数系的基本定理
在这一讲中,陈教授从《实变函数》中对集合基数的讨论展开,对 实数系的连续性作了有趣的讨论。首先是从绅士开 party 的礼帽问题, 带我们走进了“无穷的世界”。
光来看无限,只能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当然,我还是会 进一步考虑如何来讲好这一讲。若陈教授或其他老师有好的建议, 能指点一下,则不胜感激。
对于集合[0,1]与(0,1)的对等关系,包括 q 与R的对等关系,或者说他们之间双射的构造。关键
在于“求同存异”,找一个可数集来“填补”他们之间的差距,这相当 于希尔伯特无穷旅馆问题中来了两个人和来了可数个人。
从可数集到不可数集,再加上无最大基数定理,让我们看到了“无穷 的层次性”,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无穷之外有无穷”。我们不能不发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
陈教授对单调确界原理的证明非常清晰明了,几何直观的描述形象 直观。
第三讲 《数学分析》课程中最重要的两个常数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想说:“数学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揭示数学美的老师”。陈教授是一个出色的老师,他不仅发现了数学的美,而且为 我们展示了数学的美。
著名的欧拉公式:e?i?1?0,实现了有理数、无理数、超越数、实数、虚数完美统一,获得“最美的数学定理”称号。欧拉建立了在他那个时代,数学中最重要的几个常数(0,1,i,e,?)之间的绝妙的有趣 的联系,被认为是数学奇异美的典例。
在本讲中,陈教授以李大潜院士访问法国“引入”的一个有趣例子开讲,让我们体会了数学中的美,这个不等式还有许多有意思的地方, 无论是不等式的形式,还是他的证明,都非常深刻地体现了数学的美。pi 是无理数的证明,吸引了与会学员的眼球,赞叹之余,有学员问这一证法的出处,我也还真想知道,请陈教授不吝指教。
本讲最后将函数 sinx/x 展成无穷乘积形式,并妙用此形式求出 p 级数中 p 为偶数值时的和,对我而言是耳目一新的。在我记忆中好像菲尔金哥尔茨的《微积分学教程》(第二卷)中也有求出的方法,而 p 为奇数的情形好像至今尚未解决。对 p=2 的情形,欧拉至少用两种方法得到结果,其中一种方法妙用了 l’hospital 法则(《数学译林》09.3)。
第四讲 级数与反常积分收敛的 a.d 判别法
恰逢这个学期讲《数学分析》(3),在讲授含参变量反常积分时,先 复习了反常积分,再复习了函数项级数,并将几个判别法列表比较, 尤其是 a.d 判别法,能与陈教授不谋而合,真是倍感荣幸。
陈教授对 abel 引理的直观刻画,也是深得学员好评。我对陈教授从abel 引理分析?anbn 收敛条件的分析而得到 dilichlet 判别法和 abel 判别法的相关条件深感佩服,尤其是分析得丝丝入扣。
第五讲 函数项级数与含参变量反常积分的一致收敛
一致收敛性无疑是《数学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陈教授对“点 点收敛”与“一致收敛”的
剖析是非常到位的,学生在学习时如果是只能注意到在定义的陈述“?x”的位置不相同,而不明其所以时,这样的教学肯定是失败的。 陈教授例子选择精当,语言使用精辟,问题分析精准。
请注意陈教授的这句话:“毛病出在点态收敛的情况下,在某些点附 近,n 无法控制”(类似的话在第九讲中说过)。
第六讲 weierstrass 函数:处处连续处处不可导的函数
陈教授分析了为何在 weierstrass 之前的数学家不能构造出这样的函数。原来在此之前,数学家们所掌握的函数是不足以构造出这样的函数的。
w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