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乳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症80例.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消乳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症80例 乳房增生症,也称为乳房结构不良症,是一种非炎性和非瘤性乳房病变。它占所有乳腺癌肿瘤的12%58%。这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疾病,属于中医乳房疾病的范畴。临床上以乳房肿块, 经前肿痛加重, 经后减轻为特点, 该病的发病高峰年龄为30~40岁, 近几年乳腺增生症的发病率渐趋增高, 在临床上50%以上的女性有乳腺增生的表现。笔者近几年采用消乳癖汤治疗乳腺增生症取得满意的疗效, 现介绍如下。 1 诊患者年龄年龄以及病情 所选病例均来自平顶山市中医院乳腺外科门诊患者, 年龄最大53岁, 最小18岁, 平均35.5岁;病程最长9年, 最短3个月;双侧者58例, 单侧者22例。 2 产业链条g 消乳癖汤药物组成:柴胡10g, 丹参15g, 土贝母15g, 夏枯草10g, 元胡10g, 天冬10g, 白芥子10g, 甘草6g。绝经期妇女冲任不调者加巴戟天、益母草、首乌;肿块质地坚硬者加海藻、昆布、三棱、莪术;乳头溢液者加旱莲草、丹皮、栀子。上药可制成胶囊、丸剂口服, 也可作汤剂煎服。每日1剂;两次月经之间为1疗程, 一般25天左右为1疗程。 3 治疗效果观察 3.1 单一张开展乳痛床疗效 按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标准判定疗效。临床治愈:肿块消失, 乳痛消失, 停药三个月不复发;显效:肿块最大直径缩小2cm以上, 乳痛消失;有效:肿块最大直径缩小不足2cm, 乳痛减轻;无效:肿块未缩小或反而增大, 或单纯乳痛缓解而肿块未缩小。 3.2 治疗效果 治疗时间最短为15天, 最长为3个疗程。80例中, 临床治愈52例, 显效17例, 有效8例, 无效3例。总有效率97%。 3.3 关于随访 随访治愈患者, 停药三个月后未再复发;随访显效有效患者, 三个月内症状无明显变化。说明消乳癖汤疗效稳定、持久。 4 治疗经皮疼痛 患者宋某, 女, 38岁, 已婚, 工人。双侧乳房胀痛二年余, 时好时坏。检查见左乳外上有约5cm×4cm扁平状肿块, 右乳内外交界处有约3cm×3cm肿块, 并有多个小结节, 两处肿块边界不清, 质硬, 疼痛活动差, 与周围不粘连, 皮肤颜色正常, 双侧腋窝淋巴结不肿大, 月经来潮前一周疼痛加重, 经后减轻, 心情烦怒、劳累后加重, 舒畅则轻, 月经先后无定期。钼靶X线摄片密度增高模糊阴影。彩超见乳腺组织增厚, 呈弥漫分布。舌淡红, 苔薄白, 脉细。方用消乳癖汤加减:柴胡10g, 丹参15g, 土贝母15g, 夏枯草10g, 元胡10g, 天冬10g, 白芥子10g, 三棱15g, 莪术15g, 海藻20g, 昆布20g。服药5剂后, 疼痛明显减轻, 经前肿块减小。服1个疗程后疼痛消失, 肿块减小。继服1个疗程后肿块完全消失, 采超显示:乳腺组织正常。 5 从乳制定的角度 乳腺增生症为乳腺外科门诊常见病, 其发病率占乳房疾病的首位, 目前的研究资料表明, 本病有一定的癌变危险, 尤其对伴有乳癌家族史的患者, 更应高度重视。西医认为, 本病与黄体的不足和雌激素的相对或绝对过多长期刺激有关, 以致月经周期中乳腺的增生和复旧过程发生紊乱, 长期积累终致乳腺增生。患者经长期乳腺疼痛后, 可发展成为一种慢性病变, 即乳腺病。乳腺增生症则常与乳腺腺病并存。因此乳癖症、乳腺腺病、乳腺囊性增生病, 实际上是一种病变的不同阶段, 三者之间无截然界限。开始阶段可为结缔组织水肿, 周期性乳腺小叶发育及轻度增生 (即乳痛期) , 纯属功能性, 可恢复正常;后经反复激惹, 导致小叶增生即复旧异常, 长期积累而发生组织形态学上改变, 且为不可逆性 (即乳腺腺病) , 可于妊娠期或绝经后消失。但也有病理一面, 即可发展成囊性增生病, 甚至导管上皮增生活跃, 演变成乳头状增生, 细胞间变, 而发展成乳腺癌。乳腺增生症属中医乳癖的范畴, 对乳癖的论述祖国医学早有记载, 如《疡医大全》引陈实功曰:“乳癖乃乳中结核、形如丸卵、或坠痛、或不痛, 皮色不变, 其核随喜怒消长”, “多有思虑伤脾, 怒恼伤肝, 郁结而成也。”其成因多由忧思郁怒肝脾受损, 气滞痰凝而成, 因此治疗上以消乳癖汤疏肝解郁、化痰散结。方中柴胡疏肝解郁, 条达肝气;丹参、元胡、莪术、三棱活血逐瘀, 消积散结, 消肿止痛, 用于通行血脉散瘀结;土贝母、白芥子化痰、散结、消肿;天冬清肺降火, 使肺肃降正常, 助脾运化;夏枯草清肝火, 散郁结;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疏肝解郁、化痰散结止痛之功。

文档评论(0)

ss_accoun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于文档制作,提供高质量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