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商隐诗两首》课后练习
设计:张屹松2013.03
一、文学知识:
李商隐,字,号玉谿生。晚唐诗人,他与杜牧齐名,并称“”,为了与李白、杜甫并称的“李杜”区别开来,又称“小李杜”。他长于七言律诗,气势沉郁,托意深远,色彩浓丽,善用典故。
绝句简介:
绝句最早出现于我国六朝时期,当时著名诗人鲍照、谢朓等人常在一同吟诗。他们中的一人先作四句,另一个人也作四句续之,蝉联成篇。若一人作过,接下来无人续作,前面这四句就成为绝句。
绝句,亦称“截句”“断句”。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无绝、七绝。每四句的第一、二、四末尾必须押韵。
绝句本来不对仗,但也有对仗的;有的第一联对仗,譬如杜甫《八阵图》;有的第二联对仗,譬如李白《九日龙山饮》;有的全首对仗,譬如杜甫《绝句》,这种种类极少。
二、解释下面的词语的意思:
年光可待惘然
徒闻驻马不及
三、选择: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不同的一组是( )
A.徒.闻陡.坡迁徙.侥.幸
B.报晓.淆.乱校.友效.用
C.牵.牛纤.维掀.动纤.夫
D.惘.然枉.然声威.亡.失
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锦瑟无端
..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无端:无缘无故,没出处。
B.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
..间。伯仲:父子,引申为有所区别。
C.此情可待成追想,只是当时已惘然
..。惘然:难过的样子。
D.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探看:探望、慰问。
下列对于近体诗的讲解中,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近体诗是相对于古体诗而言的,指的是成熟于唐代的律诗、绝句。
B.律诗分为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联,依次是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C.律诗每句平仄都有严格规定,特别是一、三、五字的平仄不得任意更改。
D.律诗凡双数句都要押韵,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李商隐的诗艰涩难懂,诗意朦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作者在诗中大量地用典,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国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今生休
B这天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C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D怎样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对下列句中的文化知识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六军:周制,天子有六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后泛指军队。
四纪: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十年)为一纪,四纪即为四十年。
七夕:指阴历七月七日夜,也称乞巧节。
“鸡人报晓筹”中的“鸡人”指宫中掌握时间的卫士,“筹”,即更筹,敲击报时用的竹签,这里代指时间。
四、课外延长:
(一)阅读李商隐的《风雨》,思考问题。
风雨李商隐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又几千。
【讲解】:
①、宝剑篇:唐将郭震(元振),少有大志。武则天曾召见,索其文章,震乃上
《宝剑篇》。
②、羁泊句:意谓终年漂泊。
③、心断句:马周西游长安时,宿新丰酒店,店东人很冷淡,马周便要酒一斗八
升,悠闲独酌。以后唐太宗召与语,授监察御史。这里意思是说,不可能会像马周那样获得知遇了。心断:犹绝望。新丰:故址在今陕西临潼县东。
1、发挥想象,描摹诗中诗人的形象。
2、本诗采用了对照手法,试做简要剖析。
(二)阅读李商隐的《端居》,达成后边的题目。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零落月中愁。
注:1、端居:闲居。2、素秋:秋天的代称。
1、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能否换成“对”或其他词?请简述原因。
2、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剖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