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期末专题复习8
课外文言文阅读;一、 课内外比较阅读
(一)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①;土地广大,守以俭②者,安;禄位尊盛③,守以卑④者,贵⑤;人众兵强,守以畏⑥者,胜;聪明⑦睿智,守之以愚⑧者,哲⑨;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⑩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注]①荣:荣华显贵。②俭:行为约束而有节制,不放纵。③尊盛:位高势盛。④卑:低下。⑤贵:地位显要。⑥畏:同“威”,威严。⑦聪明:指明察事理。⑧愚:愚拙,不巧伪。⑨哲:明智,聪明。⑩由:奉行,遵从。;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限一处)
子 无 以 鲁 国 骄 士;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译文:
(2)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译文:;4.分析甲、乙两文,说说诸葛亮与周公在告诫儿子时方法上有什么异同点。;(二)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傍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译文:;7.甲、乙两文均出自蒲松龄《聊斋志异》。请分别概括两个故事“异”在哪里。;8.从两文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狼的形象是怎样的?你如何看待狼的这种传统形象?;二、 课外阅读
(一)
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辄相爱。鹦鹉自念虽乐,不可久也,遂去。后数月,山中大火。鹦鹉遥见,便入水濡羽,飞而洒之。天神曰:“汝虽有志意,然何足云也?”对曰:“虽知不能救,然尝侨居是山。禽兽行善,皆为兄弟,不忍见耳。”天神嘉其义,即为之灭火。;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鹦鹉自念虽乐,不可久也。
译文:
(2)汝虽有志意,然何足云也?
译文:;4.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从这则文言故事中得到了什么感悟。;(二)患 盗 论
刘 敞
天下方患盗。或问刘子曰:“盗可除乎?”对曰:“何为不可除也?顾①盗有源,能止其源,何盗之患?”或曰:“请问盗源?”对曰:“衣食不足,盗之源也;政赋不均,盗之源也;教化不修②,盗之源也。一源慢③,则探囊发箧而为盗矣;二源慢,则操兵刃劫良民而为盗矣;三源慢,则攻城邑略百姓而为盗矣。此所谓盗有源也。”
[注]①顾:只是。②修:贯彻得好。③慢:疏忽。;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6.下列句子中的“或”与“或问刘子曰”中的“或”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顾盗有源,能止其源,何盗之患?
译文:
(2)则攻城邑略百姓而为盗矣。
译文:;8.作者认为产生“盗”的原因有哪些?(用原文回答);(三)献 马 贾① 祸
周厉王使芮伯帅师伐戎,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芮季②曰:“不如捐③之。王欲无厌,而多信人之言。今以师归而献马焉,王之左右必以子获为不止一马,而皆求于子。子无以应之则将晓④于王王必信之是贾祸也。”弗听,卒献之。
荣夷公果使有求焉,弗得,遂谮⑤诸王,曰:“伯也隐。”王怒,逐芮伯。君子谓芮伯亦有罪焉尔,知王之渎⑥货而启⑦之,芮伯之罪也。
(选自《郁离子·献马》)
[注]①贾(ɡǔ):招致。②芮季:芮伯的弟弟。古代用伯、仲、叔、季表示兄弟排行次序,“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1秋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上册 Unit 1 Part A 教学课件.ppt
- 2021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8单元(内含全册备课,单元备课,课后反思等).docx
- 2021小学教育学和心理学专业模拟试卷与答案解析86.doc
- 2022年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古诗词三首》课件.pptx
- 2022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王朝霞试卷郑州中原区答案.docx
- (2021年整理)数据库课程设计--学生宿舍管理系统.doc
-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doc
-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7课《紫藤萝瀑布》精品习题课件.ppt
-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1课《伟大的悲剧》精品习题课件.ppt
-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精品习题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