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四首 初中语文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道旁老树上枯藤缠绕,乌鸦归巢,还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几户人家正炊烟袅袅,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回到温馨宁静的家。而此时诗人却还牵着一匹瘦马独自行进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他将投宿到何方呢?望着西沉的太阳,孤独的旅人愈加孤独,思乡之情也愈加强烈。多么希望前面就是自己的家啊!可自己却远离亲人,浪迹天涯,漂泊在荒远的他乡,“长路关山何时尽”啊!难怪诗人要悲痛欲绝,肝肠寸断了。 诗歌赏析 这是什么表达方式?在诗中有何作用? 直抒胸臆,点明主旨——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思念家乡、亲人的悲哀。(即:游子的羁旅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1、前三句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从描写景物的角度和表现主题的角度分别给这三句拟一个小标题 。 2、这三句在诗中有何作用? 3、这是什么写作方法? 明确:1、前三句写景:深秋暮(晚)景图。游子思乡图 2、没有提到过主人公,但每一个景物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有力地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为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点明主旨做了有力的铺垫。 3、这是寄情于物的写法。 合作.探究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铺垫烘托 思乡 萧瑟 荒凉 凄凉 冷清 孤寂 愁苦 温馨 安适 恬静 游子思乡图 深秋暮景图 写景 抒情 断肠 对比反衬  侧面: 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小桥流水人家 对比反衬手法 正面: 这首小令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赞誉,一方面是由于它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调虽然低沉,但却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它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比较明显的特点是: 用九个细节(景物)构成一幅画面,极力渲染悲凉气氛,表现天涯游子的羁旅之思,惆怅之情——寄情于景。 诗的写作手法 同学们分小组交流,根据这首诗展开想象,写一篇描述性的文字。 例文: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的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 结构梳理 天净沙·秋思 白描勾勒 景物烘托 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抒情:断肠人在天涯——游子之悲 写景 拓展迁移 1.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3.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5.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6.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7.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课后作业 1、背诵这四首诗。 2、感受诗中的意境,试着自己口头描述出其中一首诗的画面。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反复诵读《观沧海》,体会这首四言古诗质朴率真、音调铿锵的特点,想象自己登山临海时产生的壮美感觉。 参考答案: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为历代读者所激赏。如“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树木百草,生长十分繁茂,一阵萧瑟的秋风吹过,海面上涌起滚滚的波涛。尽管萧瑟的秋风给人以悲凉萧杀之感,但是疾风劲草,方显其英雄本色;洪波汹涌,愈见其生命不息!这是对自然环境的真实描绘,也是诗人主观感受的具体写照。 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展现的是多么辽阔、多么壮观的景象!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涌动。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描写“杨花”“子规”两样景物起笔,从全诗看,有什么用意? 参考答案:写“杨花”“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喜欢悲哀凄惨地啼叫。这样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渲染出一种寂寞萧条的气氛,也为下文表现作者对故友被贬谪遭遇的同情、无奈,以及思念之情做了铺垫。 三、朗读《次北固山下》,边读边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情景,体会上下句对偶的精妙。 参考答案: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与堤

文档评论(0)

ronganzay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ronganzayi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