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注释术语演示文稿.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卿之中,只有廷尉、典客、治粟内史是管政务,其余六卿是管皇帝宫廷的事务;而且这六卿能够常常接近皇帝,对决定政事的作用也较大。 当前第63页\共有90页\编于星期二\19点 又如: 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时乎,时不再来。愿足下详察之。 (《史记·淮阴侯列传》) 这是蒯通劝韩信反汉的一段话中的最后几句。按照这样标点“时乎,时不再来”虽可勉强讲通,但蒯通劝韩信当机立断的紧迫语气完全没有表现出来。如果了解上古音“时”和“来”字同属一个“之部”可以押韵,就会发现,这两句其实是韵文。正确的标点应该是“时乎时,不再来!”这样不但语句通顺,而且蒯通劝韩信的神情语气也就跃然纸上了。 当前第31页\共有90页\编于星期二\19点 课程结束,谢谢合作! 当前第32页\共有90页\编于星期二\19点 当前第33页\共有90页\编于星期二\19点 地 理 据《尚书·禹贡》,九州是:①冀州,今河北、山西大部,河南北部,②兖州,今山东北部、西部,河北南部;③青州,今山东东部和中部;④徐州,今山东南部,江苏、安徽北部;⑤扬州: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⑥荆州,今湖北、湖南和四川东部;⑦豫州,今河南及湖北北部;⑧梁州,今陕西,川北及川中;⑨雍州,今陕西、甘肃大部。 当前第34页\共有90页\编于星期二\19点 周代实行分封,建立了许多诸侯国。据《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春秋十二国及其都城是:①鲁在曲阜,今山东曲阜。②齐在薄姑,今山东博兴东北;后迁临淄,今山东临淄北。③晋在唐,今山西临汾西;又都绛,今山西翼城东南,晋景公迁新田,仍称绛,今山西曲沃西南。 当前第35页\共有90页\编于星期二\19点 ④秦原居雍,今陕西风翔,献公迁栎阳,今陕西高陵东北;孝公迁咸阳,今陕西咸阳东。⑤楚原在丹阳,今河南淅川;武王迁郢,今湖北江陵北。⑥宋在商丘,今河南商丘。⑦卫在朝歌,今河南朝歌;后迁楚丘,今河南滑县东,又迁帝丘,今河南濮县西南。 当前第36页\共有90页\编于星期二\19点 ⑧陈在宛丘,今河南淮阳。⑨蔡在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后迁州来,今安徽寿县北。⑩曹在今山东定陶。⑾郑在新郑,今河南新郑。⑿燕在蓟,今北京市。 当前第37页\共有90页\编于星期二\19点 春秋后期有两个强国:①吴都吴,今江苏苏州;②越都会稽,今浙江绍兴。 当前第38页\共有90页\编于星期二\19点 经过诸侯的兼并,遂成战国的七国,其国名及都城如次:①秦在咸阳;②魏在安邑,今山西翼城附近;迁大梁,今河南开封,故魏又称梁。③韩在平阳,今山西临汾西:景侯迁阳翟,今河南禹县:哀侯迁新郑。④赵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后迁邯郸,今河北邯郸。⑤楚在郢。⑥燕在蓟。⑦齐在临淄。 当前第39页\共有90页\编于星期二\19点 齐 楚 燕 韩 赵 魏 秦 当前第40页\共有90页\编于星期二\19点 秦统—全国,设立郡、县两级的行政区划。这种体制,一直为历代沿用。秦初定36郡,后来逐渐增至40余郡。汉承秦制,但与郡平行的还有“国”;是汉代诸侯王的封地,所以“郡国”连称。 当前第41页\共有90页\编于星期二\19点 当前第42页\共有90页\编于星期二\19点 汉武帝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除京师附近7郡外,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各置刺史一人,巡察所属郡国,称“十三刺史部”,简称十三部或十三州,其名称为:豫、兖、青、徐、冀、幽、并、凉、益、荆、扬、交趾,朔方。 当前第43页\共有90页\编于星期二\19点 当前第44页\共有90页\编于星期二\19点 南北朝时行政区划仍有州、郡、县三级。隋废郡,但改州为郡。以后各朝以州统县。唐代也设置监察区,称“道”,略等于汉代的州。太宗贞观时全国分为10道,玄宗开元分为15道。宋无“道”而有“路”,由最初15路逐增为23路,区域和今天的省大致相当。 当前第45页\共有90页\编于星期二\19点 当前第46页\共有90页\编于星期二\19点 当前第47页\共有90页\编于星期二\19点 当前第48页\共有90页\编于星期二\19点 唐宋时和州、郡平行的还有“府”,大州叫府,如唐时的风翔府,曾经做过陪都的;宋代的开封府,就是东京。元朝的地方行政区划有“省”,明清以后都沿用。从秦到清的两千年间,除“县”没有改变外,其他一些行政单位历代有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州”;汉代和以前的州辖境很大,唐宋的州相当于汉代的郡而略小,明清的州相当于县了。 当前第49页\共有90页\编于星期二\19点 当前第50页\共有90页\编于星期二\19点 当前第51页\共有90页\编于星期二\19点 当前第52页\共有90页\编于星期二\19点 当前第53页\共有90页\编于星期二\19点 当前第54页\共有90页\编于星期二\19点 当前第55页\共有90页\编于星期二\19点 当前第56页

文档评论(0)

jessi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