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百合品种间杂交后代性状遗传分析.docxVIP

亚洲百合品种间杂交后代性状遗传分析.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亚洲百合品种间杂交后代性状遗传分析于洋;王瑞;何祥凤;赵祥云;王树栋;王文和【期刊名称】《《沈阳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9(050)005【总页数】7页(P522-528)【关键词】百合;杂交;性状;遗传变异【作者】于洋;王瑞;何祥凤;赵祥云;王树栋;王文和【作者单位】北京农学院园林学院北京102206;北京林果业生态环境功能提升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22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82.2.9百合(Liliumspp.)是单子叶植物亚纲百合科(Liliaceae)百合属(Lilium)的多年生球根花卉[1]。百合花朵硕大,花色艳丽丰富,花姿优美,既可用于切花、盆栽和庭院装饰,又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培育具有高观赏价值的新品种一直是百合育种的研究热点。杂交育种是目前培育百合新品种的主要途径,因此,探索百合杂交后代性状的遗传规律,对百合新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百合基因杂合性高,遗传多样性丰富,不同种(品种)间杂交后代性状差异显著。不同类型的百合在花朵的着色模式和着色位置上有着较大的差别,主要表现为双色、斑点等[2]。根据着色位置的不同及形态的不同将斑点分为突起型斑点、泼溅型斑点和刷状斑点3类[3],其中突起型和泼溅型斑点间的遗传是相互独立的[4]。在亚洲百合品种间的杂交中,株高、夕卜轮花被片长和宽等表现出一定的正向杂交优势,花冠直径、内轮花被片长和宽、花丝长、花柱长等呈现负向优势或趋中变异[5]。尽管已有一些对百合杂交遗传规律的研究报道,但不同杂交组合间性状遗传规律也有一定差异,因此有进一步进行相关研究的必要。亚洲百合品种多样、花色丰富、花朵直立向上且抗逆性较强[6],非常适合在北方园林绿化中应用。本研究以表型差异较大的2个亚洲百合品种EasyDance和PearlCarolina分别为母本和父本杂交获得的161株后代个体为研究对象,对杂交后代的主要观赏性状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杂交性状的遗传规律及变异特点,为亚洲百合新品种的选育及重要观赏性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2016年以亚洲百合品种EasyDance为母本,PearlCarolina为父本杂交获得种子,12月将杂交种子播种于北京农学院园林植物实验教学基地温室,经过2年精心养护和管理,于2018年8月至12月从后代中选择了161个开花的个体进行主要观赏性状观测。 1.2方法用直尺和卷尺测量杂交后代植株的株高(X1)、花冠直径(X2)、内轮花被片长(X3)、内轮花被片宽(X4)、夕卜轮花被片长(X5)、夕卜轮花被片宽(X6)、花丝长度(X7)、花柱长度(X8)、子房长度(X9),每个性状重复测量3次,计算各性状平均值。使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比色卡比色(RHSCC)观测每株的花色,根据斑点的不同将后代的斑点类型分为有两种斑点、只有刷状斑点、只有突起型斑点和无斑点4类,统计每种类型的个体数。 1.3数据分析方法用MicrosoftExcel2016计算亲本及子代各性状的平均值、变异幅度、偏度、峰度等值。利用SPSS24.0计算性状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并进行显著性检验。杂种优势分析由中亲优势(Hm)、中亲优势率(RHm)、超亲优势(Hb)、超亲优势率(RHb)表示[7]。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分别为杂交后代中某一性状的平均值与双亲平均值(中亲值,MPV)和双亲中较高值(高亲值,BPV)之差。其中: 2结果与分析2.1杂交后代表型性状变异分析对杂交后代的9个表型性状的分析结果表明(表1),杂交后代性状分离较为广泛。杂交后代群体中各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0.64%-26.20%,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花丝长度,最小的是外轮花被片长。株高、花冠直径、内轮花被片长、夕卜轮花被片宽、子房长度、花柱长度等6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大于或接近15%,说明这些性状在个体间表型的变异较大。花丝长度的变异系数为26.20%,大于20%,说明杂交后代个体间花丝长度变异极显著,具有很大的遗传改良潜力。从表1中的偏度和峰度与杂交后代各表型性状的频率分布可以看出(图1),所有性状都表现出连续性较好的正态分布趋势,表明9个性状均属于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 2.2杂交后代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2.2.1株高对杂交后代的株高进行统计分析(表2),杂交后代的株高平均值相当于中亲值的148.09%,绝大多数的杂交后代株高超过高亲个体,所占比例为83.85%,介于双亲之间的个体数占14.91%,小于低亲的个体仅占1.24%。 表1亚洲百合EasyDance与PearlCarolina杂交后代群体植株表型性状特征值Table1ThephenotypictraitsinhybridprogeniesfromthecrossoflilycultivarsEasyDancean

文档评论(0)

ld5556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小小鹏鹏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