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犯罪嫌疑人心理分析新——讯问学课件PPT.pptVIP

第四章犯罪嫌疑人心理分析新——讯问学课件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其他方式 犯罪嫌疑人的反讯问方法除了上述几种以外,还有闹监、自伤自残、自杀、逃脱 等反讯问的方法。 * * 原意是企图偶然获得成功或意外免去不幸。 类型: (1)智能型 (2)死党型 (3)靠山型 对智能型的人 犯罪行为暴露的必然性和证据的不可毁灭性。 对死党型的人 思路1:讲清散伙的必然性;“囚徒困境” 思路2:利用彼此的亲情关系和相互包庇心理。 对靠山型的人 向其讲清靠山的不可靠性。 * 实际说明了人的不合作的情况下,最终算计的结果是相互伤害。即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 * 在我们的肢体语言中,眼睛所传递的信号是最有价值也是最为准确的,因为它是传达身体感受的焦点,而且瞳孔的运动是独立、自觉、不受意识控制的。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赫斯发现,瞳孔的大小是由人们情绪的整体状态决定的。一般来说,当人们看到对情绪有刺激作用的东西时,瞳孔就会扩张。 为什么罗曼蒂克的爱情总是发生在灯光朦胧的地方呢? * 越是远离头部的部位,我们就越不关注它。双腿的动作几乎被我们忽略掉了。这就意味着人们的腿部和双脚是丰富的信息源,能够泄露出人们内心的秘密。因为大部分人都对腿部和双脚的动作不太关注,根本不会考虑掩饰或者伪装这部分的肢体动作,而这种掩饰和伪装都会在人们的脸部上演。 双腿叉开是男人自信不疑的表现,双腿交叉式男人沉默寡言的表现。 * 当人们撒谎的时候,下半部分的肢体动作会大量增加,所以只要观察者能够看到撒谎者的整个身体,就能大大提高识破谎言的成功率。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很多商业人士只有坐在整体实材的办公桌后面才会感觉到舒适,因为办公桌能够隐藏他们身体的下半部分。 * 大部分动物都会将自己身体周围的一定区域视为自己的私有领地,至于这块领地的大小则取决于动物生长环境的拥挤程度,以及当地动物分布的密集程度。所以,私有领地的大小是由当地的整体环境决定的。在广袤的非洲大地生长的狮子,它的私有领地大约包括50公里以内的范围,甚至还要更大,依据区域内狮子分布的密度而定。 乡村和城市的人对于空间的需求是不同的。城市人之间保留46厘米即可,乡村人可能要1米以上。 * 例如刚走进审讯室的犯罪嫌疑人往往会大喊大叫“凭什么抓我?我犯了什么罪? 你们有什么证据?其实在这些虚张声势的背后隐藏着他们观察的眼睛,这一点你们可以在工作时仔细观察,看是否是这样。 * 初期的抵赖,狡辩,直至绝食,死抗。 * 因为犯罪嫌疑人不怕审讯人员发脾气,不怕他们讲大道理,怕的是被击中要害,怕被说罪行严重,担心没有前途,没有出路。 例:投敌提供情报案《审讯学教学案例选〉31页 四、供述罪行阶段 (一)供述罪行阶段犯罪嫌疑人的表现 1.得过且过 犯罪嫌疑人在供述罪行时,往往不是一次全部交代清楚,而是能隐则隐、能瞒则瞒。在讯问中表现为:问一句答一句,追讯一条罪行就承认一条罪行,形成“挤牙膏”式的供述。 2.留有余地 犯罪嫌疑人虽然承认犯罪,但对犯罪事实不愿作具体交代或隐瞒关键情节。也有的推卸罪责,甚至隐瞒重大罪行。 3.翻  供 犯罪嫌疑人供认罪行后,又为后果担忧。感到后怕,或受他人教唆,又推翻原来的真实供述。 (二)供认罪行阶段讯问人员应当注意的问题: 做好思想教育工作,鼓励已有的进步,强化和巩固供述心理,使其成为推动犯罪嫌疑人彻底交代罪行的内部驱动力; 要追问清楚犯罪的具体情节,力求弄清只有作案人才知道的犯罪事实,这样可以防止犯罪嫌疑人以后翻供; 对交代不彻底或翻供的犯罪嫌疑人,要查清原因,在掌握足够证据的基础上推进讯问,切不可半途而废。 (三)犯罪嫌疑人供述的动机 4.接受亲友劝告而交代 5.为了亲友和同案犯利益交代 6.出于对讯问人员的尊敬、畏 惧、或信服而交代 3.为了减轻刑罚或减少经济损失而交代 1.因激情所趋而交代 2.为排除压抑而交代 7.为了维护自尊而交代 8.为了减轻自责而交代 9.出于自我实现的需求而交代 生理需求 (衣、食、住、行) 安全需求 归属感和爱 尊重需求 自我实现 睡眠剥夺超过60小时,即出现精神不稳定的状态;睡眠剥夺100—200小时,即产生严重的精神症状,开始疲乏,思睡,注意力难于集中,情感不稳定,易激怒,多余动作增多。如果再进一步剥夺睡眠,则会出现情感淡漠、反映迟钝,丧失兴趣、缺乏警觉,头部有异常感觉,出现复视、错觉和幻觉等。 显然,当人的睡眠严重不足时,理智控制力就会明显减弱,容易出现下意识状态。再长时间讯问的情况下,多数犯罪嫌疑人可能在“半睡眠”状态下为排除压力而道出实情。 科学实验证实: 案例:某地投敌提供情报案 李某某于某年某月向敌特写了6封匿名信,同年被捕,受审近百次,历时三个月。在一百多天里,李某某思潮起伏,心神不宁,烦躁不安,吃不好睡不好,高血压复发,交待案情之后情况好转。

文档评论(0)

books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